天安字典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31:26

诗句

外馆嫔仪贵,中参睿渥深。

初笄横白玉,盛服镂黄金。

风度箫声远,河低婺彩沈。

夜台留册谥,凄怆即徽音。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

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1:26

原文展示: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作者: 权德舆

外馆嫔仪贵,中参睿渥深。
初笄横白玉,盛服镂黄金。
风度箫声远,河低婺彩沈。
夜台留册谥,凄怆即徽音。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
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贵的公主,其外表和气质都显得极为出众。她的头饰是用白玉制成的,盛装则用黄金雕刻而成。箫声飘荡在远处,河水低沉,彩霞沉淀。夜晚的台上留有册谥,悲凄的音韵仿佛即是她的音容。
远方的湘川雾霭朦胧,仿佛仙女驾着紫烟而来。凤楼中的人儿已然离去,鸾镜下的明月孤独地悬挂。土地湿润如汤,霜冻在粉田上凝结。她的音容已无处可寻,只能在玉皇面前相见。

注释:

  • 嫔仪:指的是公主的美丽和仪态。
  • 初笄:指女子初次梳头,象征成年。
  • 箫声:古代乐器,表示清雅的风度。
  • :对已故者的称号。
  • 杳霭:远方的迷雾。
  • 驾紫烟:形容神仙乘坐的云烟。
  • 凤楼:指高贵的楼台,象征公主的住所。
  • 鸾镜:传说中的镜子,象征美丽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约730-799年),字仲昭,号和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诗,作品颇具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梁国公主惠康而作,公主的去世引发了作者深切的哀思。诗中通过描绘公主的容貌、气质以及离去后的空寂,表达了对她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分为两段,每段四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公主的尊贵与才情。开头几句通过华美的词藻描绘了公主的外貌和气质,显示出她的高贵与优雅。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悲凉,描绘了她去世后的孤寂与空旷。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风格。

诗中通过“凤楼”“鸾镜”等意象,象征着公主的美丽与尊贵,而“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则将思念与哀伤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公主灵魂升天的美好祝愿。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逝者的哀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外馆嫔仪贵:公主的出身高贵,美丽的形象令人敬仰。
    • 中参睿渥深:她的智慧与内涵都很深厚。
    • 初笄横白玉:象征她的青春与美丽。
    • 盛服镂黄金:华丽的服装显示出她的尊贵地位。
    • 风度箫声远:她的气质如风中清音般飘逸。
    • 河低婺彩沈:河水低沉,似乎映射她的离去。
    • 夜台留册谥:留下对她的追思与记忆。
    • 凄怆即徽音:悲哀的音韵正是她的音容。
    • 杳霭异湘川:远方的雾霭仿佛在诉说她的离去。
    • 飘飖驾紫烟:像是神仙驾云而来。
    • 凤楼人已去:那高贵的身影已经离去。
    • 鸾镜月空悬:明月孤悬,映照着空寂的夜。
    • 雾湿汤沐地:地面湿润,似乎在感受她的离去。
    • 霜凝脂粉田:霜冻在土地上,如同她的美丽已成往事。
    • 音容无处所:她的音容已无处可寻。
    • 应在玉皇前:仰望她的灵魂已在天上。
  • 修辞手法:使用比喻(如“凤楼”“鸾镜”)、拟人(如“雾湿汤沐地”)以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情感。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公主的描绘与哀悼,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凤楼:象征公主的高贵与尊荣,表示她在世时的地位与风采。
  • 鸾镜:代表美丽与神秘,暗示公主的灵魂之美。
  • 紫烟:象征神秘与超凡脱俗的境界,暗示公主的仙女形象。
  • 音容:表达对公主生前形象的怀念,强调她的美丽与才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权德舆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初笄横白玉”中的“初笄”指的是什么?
    A. 初次梳头
    B. 初次饮酒
    C. 初次出嫁

  3. 诗中提到的“凤楼”象征了什么?
    A. 美丽
    B. 高贵
    C. 乡愁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权德舆与杜甫在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时,权德舆更侧重于对公主的美丽与尊贵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强调家国情怀及个人遭遇的悲伤。两者风格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与情感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独夜 次韵陈无逸中秋月食风雨不见 秋夜 重游弁山 其二 重游弁山 其一 早春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四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三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二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长力短 龝字旁的字 表皮 威绩 说长论短 包含巌的词语有哪些 蛞蝓 包含斤的成语 铁板注脚 爿字旁的字 十夫揉椎 毋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懵头转向 镳镳 包含钱的成语 井臼躬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