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9:01
久慕兰亭,流觞韵事,好侣邀约同来。
惠风如昔,修禊宴谁开?
幽竹芳林掩映,问可是那处亭台?
鹅池畔,白鹅梳羽,三五正相偕。
徘徊。千载下,斯文多感,异代欢哀。
叹天高日远,虚隙飞埃。
人世相逢能几?登临地所以兴怀。
都忘却,红尘攘攘,水去复云回。
我早就向往兰亭,渴望那流觞的雅趣,好友们邀请我一同前来。
温和的春风依旧,谁来主持这修禊的宴会呢?
幽静的竹林和芬芳的树林掩映着,我想问那是哪座亭台?
在鹅池旁,几只白鹅梳理羽毛,三五好友正欢聚一处。
我在这里徘徊,千年之后,文人墨客的情感依然深厚,时光的欢笑与悲哀交织。
叹息着天高日远,尘埃在空中飞舞。
在人世间相逢的机会能有多少?登高望远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情怀。
一切都已忘却,世间的纷扰,水流去又云归。
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婉约。
此诗创作于游览绍兴兰亭公园之际,受到兰亭集序的启发,旨在表达对历史文人聚会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以对兰亭的向往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春日游览的画面,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趣。开篇便以“久慕兰亭”表露出诗人对兰亭的深厚情感,接着描绘了温和的春风与宴会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怀旧与期待的氛围。幽竹芳林的掩映与鹅池畔的悠闲,显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中“千载下,斯文多感”一句,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文人雅士的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在延续,表达了对人世相逢的珍惜与感叹。结尾部分,诗人似乎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别离,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纷扰,令人深思。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交融,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空间,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兰亭的赞美与对历史文人的追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呈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和谐关系。
“久慕兰亭”中“慕”的意思是?
诗中的“惠风如昔”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