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21: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21:25:47
题崔山人别业
储光羲 〔唐代〕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
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
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
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
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南阳的隐士,建造了房子在丹溪的源头。
溪水冰冷,怕秋天的晚来,房间寒冷,却欣赏到晨景的温暖。
山鸡在蘑菇阁中鸣叫,水雾飘入了衡门。
东岭时有啸声,北窗偶尔讨论。
封君的竹子在渭阳,逸士的园子在汉阴。
何必在崆峒山上,单单为了尧而受尊敬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身处唐代盛世,社会风气开放,诗人多以隐逸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南阳之时,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名利的淡薄。南阳自古以来便是隐士聚集之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隐士生活,表达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题崔山人别业》是一首极具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南阳隐居,描绘了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个人心境,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歌开篇通过“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幽静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丹溪”不仅是地名,更象征着纯净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溪水的寒冷与晨光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生机与情趣。诗中提到的“山鸡鸣菌阁”,以及“水雾入衡门”,细腻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自然和谐,令人心生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的“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展现了隐士之间的友谊与交流,诗人与自然的融合,似乎在强调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名利的蔑视与对隐士精神的崇尚。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深刻思想。
逐句解析: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
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
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
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
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在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隐士精神的崇高,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追求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阳隐居者”指的是哪个地区的隐士?
诗中提到的“崆峒”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储光羲的《题崔山人别业》则更加强调隐士精神与内心的独立。两者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