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35:21
攘攘大都会,部落帜初张。
来寻旧梦新雨,万感正茫茫。
忆昔无知年少,闻道红心要炼,何用读文章。
领袖一挥手,投笔赴山乡。
三十年,伤辗转,惜流光。
尘灰满面,营餐营宿费周章。
曾盼儿龙女凤,老大何期下岗,对酒转凄凉。
父老脱贫否,中宵忍思量!
在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中,部落的旗帜刚刚升起。
我来寻求曾经的梦和新雨,心中万般感慨却又茫然。
回忆往昔无知的年少,听闻红心需要锤炼,何必读书明理呢?
领袖一挥手,我便放下笔杆奔赴乡村。
三十年过去,经历了无数辛酸,感叹光阴流逝。
脸上满是尘灰,吃饭和住宿都费尽周折。
曾希望儿女如龙凤,没想到年纪大了却失业,举杯感到凄凉。
乡亲们是否已经脱贫,我在深夜忍不住思索!
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关注社会变迁、个人经历与情感,语言直白而富有哲理。
本诗创作于庚辰重阳之际,诗人通过对比现代都市生活与乡村理想,表达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思考。
《水调歌头 庚辰重阳三首之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现代诗,诗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与理想乡村之间徘徊,既有对过往年少无知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感悟。诗中“攘攘大都会”描绘了都市的喧嚣与忙碌,象征着现代生活的压力与竞争;而“部落帜初张”则暗示着一种渴望团结和归属的情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通过“忆昔无知年少”,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对理想的追求,认为“何用读文章”,反映出一种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强调实践与行动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感叹“流光”无情,脸上满是尘灰,辛辛苦苦的生活让他感到疲惫。
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期盼与失落结束,向读者传达出对乡亲们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思考。诗歌在情感上充满了复杂性,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刻。
整首诗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在反思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关切,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攘攘大都会”指的是什么?
A. 乡村生活
B. 繁忙的城市
C. 田园风光
诗人对“红心要炼”的理解是什么?
A. 读书的重要性
B. 实践与理想的追求
C. 对金钱的渴望
诗中反复提到的“流光”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光的闪烁
C. 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