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03
鹧鸪天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枕上清风午梦残。
华胥东望海漫漫。
湖山似要闲身管,
花柳难将病眼看。
三径在,一枝安。
小斋容膝有馀宽。
鹿裘孤坐千峰雪,
耐与青松老岁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午后清风中沉醉于梦境,但梦境已然破碎。他向东望去,看到海洋的辽阔;湖光山色仿佛在召唤他去闲游,但花柳的美景却让他难以直视。小路依然在,枝头的花朵似乎给予他一些安慰。小书斋的空间也宽敞舒适,适合独自坐下。即使穿着鹿皮的裘衣,独自坐在千峰之间,依旧能忍受岁月的寒冷,与青松相伴度过寒冬。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天锡,号庵庐,金代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而婉约,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通过描绘宁静自然的意象,表达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鹧鸪天》展现了元好问内心的矛盾和孤独。诗的开篇以“枕上清风午梦残”引入,表现了午后轻风拂面的惬意,却又随即意识到梦境的破灭,揭示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接着“华胥东望海漫漫”显示了对辽阔世界的向往,仿佛在追寻一个理想的境界。然而,诗中又提到“花柳难将病眼看”,这句揭示了年岁渐长,眼前的美景也无法令其心动,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叹息。
后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小斋中独坐的情景,虽环境优雅,但“鹿裘孤坐千峰雪”的形象,则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气氛,诗人似乎在与大自然的岁寒相抗争,表现出坚韧的精神。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年华流逝、孤独感的感叹,展现了诗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华胥”指代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境地
C. 自然景色
“病眼”在诗中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的“鹿裘孤坐千峰雪”表达了什么?
A. 热闹的生活
B. 孤独与清冷
C.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