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

时间: 2025-04-26 03:57:24

诗句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24

原文展示: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陌上濛濛残絮飞,
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
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
曼倩天涯犹未归。


白话文翻译:

在陌生的地方,细雨中飘落着残留的柳絮;
在杜鹃花盛开的地方,杜鹃鸟在悲鸣。
年终岁尾的事情无法回归,
怨恨的月亮和忧愁的烟雾,这一切又是为了谁呢?
梅雨细细,晨风轻柔,
楼上倚靠的人在聆听,仿佛衣衫都要被打湿。
故乡的花已谢去三次,
而曼倩在天涯,依然未曾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陌上:指小路旁,田野间。
  • 濛濛:形容细雨或雾气弥漫的样子。
  • 残絮:指春天落下的柳絮,残留的。
  • 杜鹃:一种鸟,叫声悲鸣,常在春天出现。
  • 怨月:对月亮的怨恨,象征思念与孤独。
  • 愁烟:忧愁的烟雾,形象地表现思念的情感。
  • 倚楼人:在楼上倚靠的人,指代诗人或思念的人。
  • 曼倩:指美丽的女子,可能是作者的爱人或故乡的象征。

典故解析:

  • 杜鹃啼:古代诗词中常用杜鹃鸟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杜鹃的叫声常给人以伤感之情。
  • 梅雨:指梅雨季节,通常出现在每年初夏,象征着凋零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善度,号简斋,宋代著名词人,出生于今山东省。他以清新自然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是晏几道在流离失所的背景下写就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内心情感和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陌上濛濛残絮飞”描绘了一个春雨细腻的场景,细雨夹杂着柳絮,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杜鹃花里杜鹃啼”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杜鹃的悲鸣恰似他内心的愁苦,带有浓厚的思乡情绪。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对年尾事物的不归与怨月愁烟的描写,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流露出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倚楼人听欲沾衣”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那种孤独而敏感的心境,似乎连晨风都在诉说他的无奈与思念。

结尾处,诗人以“故园三度群花谢”和“曼倩天涯犹未归”表达了对故乡与爱人的思念之情,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失落。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宋代士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陌上濛濛残絮飞:描绘春天细雨中飘落的柳絮,营造出细腻的自然意境。
  2. 杜鹃花里杜鹃啼:通过杜鹃鸟的悲鸣,表达离别的情感。
  3. 年年底事不归去:年末时光流逝,表达对时间的无奈。
  4. 怨月愁烟长为谁:对月亮的怨恨与思念,反映孤独感。
  5. 梅雨细,晓风微:描绘梅雨时节的细腻与清新。
  6. 倚楼人听欲沾衣:生动描绘诗人的孤独与敏感。
  7. 故园三度群花谢:暗示时光流逝,故乡的变化。
  8. 曼倩天涯犹未归:表达对爱人或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鸟的啼鸣比喻思念的痛苦。
  • 拟人:将月亮与愁烟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梅雨细,晓风微”,增强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絮:象征着逝去的春天和美好时光。
  • 杜鹃: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梅雨:象征着细腻的情感与孤独的心境。
  • 故园:象征着温暖的归属感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是谁写的?

    • A. 唐诗人李白
    • B. 宋词人晏几道
    • C. 明词人汤显祖
    • D. 元诗人马致远
  2. 诗中“杜鹃花里杜鹃啼”中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离别与思念
    • C. 旅行
    • D. 春天的到来
  3. 诗中提到的“梅雨”主要指什么时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 晏几道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但晏几道更倾向于用自然景色衬托情感,而李清照则更直接地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晏几道词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早秋登慈恩寺塔 读周太公传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题梨岭 送张骠骑邠宁行营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赠鲁山李明府 山中老僧 永安寺照上人房 送闻上人游嵩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驴唇不对马口 頁字旁的字 顾客盈门 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息影家园 浑然自成 女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覆军杀将 面红耳赤 沙鹿 贝字旁的字 手慌脚忙 金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