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9:24
空响萧萧似见呼。溪昏树暗觉神孤。微茫山路才通足,行到山深路亦无。寻草浅,拣林疏。虽疏无奈野藤粗。春衫不管藤搊碎,可惜教花著地铺。
这空荡荡的回声,仿佛有人在呼喊。溪水昏暗,树木阴森,使我感到孤独。微微的山路刚刚能让我走到,深入山中却又无路可走。寻找草地时,才发现林子也变得稀疏。即使林子稀少,但野藤却是粗壮无比。春天的衣衫根本无法抵挡藤条的摧残,真可惜那些花儿都落在了地上。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王质(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鹧鸪天(山行)》创作于王质游山玩水之际,反映了他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山行中的种种感受。开篇的“空响萧萧”便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伴随着溪水的昏暗和树木的阴森,使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则呈现出他在微茫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的场景,语言简洁却意象丰富。
诗中“寻草浅,拣林疏”表现出作者在寻求自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现实的困境。对比“虽疏无奈野藤粗”,既是对自然的无奈,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无力感的反映。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脆弱,春衫无法阻挡藤条的压迫,花儿落在地上,令人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奈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无奈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空响萧萧”中“萧萧”指什么样的声音?
诗中“寻草浅,拣林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王质的《鹧鸪天(山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孤独与自然,但王质更侧重于对环境的描写与无奈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与酒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