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赴北庭度陇思家》

时间: 2025-05-07 11:46:08

诗句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46:08

赴北庭度陇思家

原文展示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白话文翻译

我向西行至轮台,已经走了万里多,
虽然知道家乡的信件可能已经很稀疏。
陇山的鹦鹉会说话,
我希望它能替我把家书寄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轮台:地名,指位于今新疆境内的一个地方,是古代边疆重地。
  • 乡信:家乡的信件。
  • 陇山:指陇山,位于今甘肃省境内,诗中暗指诗人与家乡的距离。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声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信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鹦鹉”象征着希望和传递情感的使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今山西省。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描绘边塞风光及士兵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战斗的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岑参在边疆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身处战乱边陲,诗人常常怀念故乡,表现出对亲人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开头两句,诗人向西行至轮台,已走过万里,尽管身体远离家乡,但内心的牵挂依然深刻。这里的“万里余”不仅指距离的遥远,更是情感的深邃,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借助鹦鹉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家人的关心与祝福。鹦鹉不仅能言语,更象征着传递情感的使者,想象中通过它传达家书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希望与家人保持联系的渴望。

全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士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边疆生活的描写,也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在这简短的四句中,岑参成功地将思乡的情愫与鸟兽的象征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向轮台万里馀:诗人向西行进,已走过万里,表明身处异乡,远离故土。
  • 也知乡信日应疏:虽然远行在外,依然挂念着家乡的情况,暗示与家人的联系渐渐减少。
  • 陇山鹦鹉能言语:鹦鹉会说话,象征着希望传递信息的信使,表现出诗人的愿望。
  • 为报家人数寄书:希望鹦鹉能替自己将家书寄回,体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比作信使,象征着对家乡的联系。
  • 拟人:赋予鹦鹉以人类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情怀,表现了诗人在边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人的关心。通过鹦鹉的形象,传达了希望和对故乡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轮台:象征远离家乡的边疆生活。
  • 鹦鹉:象征希望、沟通和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轮台”是指: A. 一座城市
    B. 一座山
    C. 一条河流
    D. 一个边疆重地

  2. 诗人希望鹦鹉能够: A. 带回食物
    B. 传递家书
    C. 带回朋友
    D. 带回财富

  3. 诗的主要情感是: A. 欢喜
    B. 思念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岑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但岑参在诗中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多展现边塞的壮丽景色。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解连环·雁空辽邈 霜天晓角·桂花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澄碧堂 赵文敏书洛神赋 韩左军马图卷 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息尚存 张王赵李 谈优务劣 扇惑人心 耳字旁的字 恁人 辰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包含喻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包含寂的词语有哪些 绝色佳人 移东就西 小意思 长艾 业字旁的字 食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