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对月》

时间: 2025-04-27 12:47:50

诗句

徙倚短窗下,月色照平地。

江头见渔舸,更欲扣舷醉。

山川蔼夕霏,菰蒲颤凉翠。

景色自纷糅,造化祗儿戏。

慨叹几今古,不过荣与悴。

胸中难贮愁,万缘可弃置。

三更北风暴,顷刻天地异。

掩窗抱膝吟,攲枕不复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7:50

原文展示

对月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徙倚短窗下,月色照平地。
江头见渔舸,更欲扣舷醉。
山川蔼夕霏,菰蒲颤凉翠。
景色自纷糅,造化祗儿戏。
慨叹几今古,不过荣与悴。
胸中难贮愁,万缘可弃置。
三更北风暴,顷刻天地异。
掩窗抱膝吟,攲枕不复睡。

白话文翻译

我斜倚在窗下,月光洒在平地上。
在江边看到渔船,更想敲打船舷喝醉。
山川在夕阳下显得朦胧,芦苇轻轻摇曳着凉意。
景色纷繁复杂,造化不过是小儿嬉戏。
感叹古今,不过是荣华与衰败。
胸中难以容纳愁苦,万事都可以抛弃。
半夜北风呼啸,瞬间天地变幻。
我掩上窗户,抱膝吟唱,枕头倾斜再也无法入睡。

注释

字词注释:

  • 徙倚:斜靠、倚靠。
  • 短窗:窗户较小,形容空间有限。
  • 渔舸:捕鱼的小船,渔船。
  • 菰蒲:芦苇,水边植物。
  • 造化:自然的创造。

典故解析: “荣与悴”是指荣华与衰败的循环,反映了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的“造化祗儿戏”,意指自然的变化就像小孩的玩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景山,号白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夜晚,诗人对月光的感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对月》通篇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思。诗人通过描写月光、江水、渔船和山川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意境。开头的“徙倚短窗下”,便描绘了诗人独处的情景,窗外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给人一种清冷而恬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江头见渔舸,更欲扣舷醉”,表达了诗人对渔船生活的向往,或许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此处,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景物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共鸣。

“山川蔼夕霏,菰蒲颤凉翠”,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细腻之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随后的“景色自纷糅,造化祗儿戏”,则是对自然变化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几句则充满了孤独的哲理,“三更北风暴,顷刻天地异”,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变幻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迷茫。整首诗在宁静中流露出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徙倚短窗下:描绘了一个人在窗下的情景,带有一丝孤独。
  2. 月色照平地:月光洒在地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江头见渔舸:提到渔船,象征着自由与生活的单纯。
  4. 更欲扣舷醉:表达了对醉酒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渴望。
  5. 山川蔼夕霏:描写自然景色的美丽,带有朦胧的感觉。
  6. 菰蒲颤凉翠:细腻地描绘了水边植物的摇曳,增添了凉意。
  7. 景色自纷糅:自然景色的复杂多变。
  8. 造化祗儿戏:对自然变化的不以为然,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9. 慨叹几今古:感叹古今事,无非是荣华与衰落。
  10. 胸中难贮愁:内心难以承受的愁苦。
  11. 万缘可弃置: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12. 三更北风暴:夜深之时,北风呼啸,瞬息万变。
  13. 顷刻天地异:天地变化之快,令人惊讶。
  14. 掩窗抱膝吟:独自吟唱,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15. 攲枕不复睡:无法入睡,心理的烦恼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心情相结合,表现内心的感受。
  • 拟人:自然景物似乎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荣与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思考。通过描绘月光和江河景色,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哲理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光: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渔船:象征自由与简单的生活方式。
  3. 山川:自然的壮丽,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4. 北风:象征变幻与无常,反映人生的多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徙倚短窗下”中的“短窗”指的是什么?

    • A. 小窗户
    • B. 短暂的时间
    • C. 窗户的高度
    • D. 窗外的风景
  2. 诗中提到的“江头见渔舸”,渔舸的象征是什么?

    • A. 自由与向往
    • B. 生活的艰辛
    • C. 繁忙的城市
    • D. 诗人的孤独
  3. “三更北风暴”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平静
    • B. 喜悦
    • C. 不安与孤独
    •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董嗣杲的《对月》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无常。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月亮与诗人:月亮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探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八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六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五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四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三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二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一 子夜歌四首 子夜歌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私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竹字头的字 皮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退如山移 乡下气 戈字旁的字 下车之始 包含忍的词语有哪些 轻傜薄赋 吐胆倾心 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岨深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校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