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6 00:28:53

诗句

金粉楼台蜃气昏,酒朋狂侣更无存。

寒宵梦里春痕在,影事凄迷恼乱人。

梅共鹤,病兼贫,蜀山深处一荒村。

林风静后微闻露,溪月闲来自过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53

原文展示

金粉楼台蜃气昏,
酒朋狂侣更无存。
寒宵梦里春痕在,
影事凄迷恼乱人。
梅共鹤,病兼贫,
蜀山深处一荒村。
林风静后微闻露,
溪月闲来自过门。

白话文翻译

金碧辉煌的楼台在迷雾中显得朦胧,
酒友和狂欢的伙伴们已不再存在。
在寒冷的夜晚梦中,春天的痕迹仍在,
梦中的影像凄迷,让人心烦意乱。
梅花和仙鹤,病痛与贫困,
蜀山深处有一个荒凉的村落。
林间风静后,微微能闻到露水的清香,
溪水在月光下悠闲地流过我的门前。

注释

  • 蜃气:指海市蜃楼,形容气氛朦胧。
  • 寒宵:寒冷的夜晚。
  • 春痕:春天的痕迹,暗示着春的到来。
  • 影事:梦中的影像或事情。
  • 梅共鹤:梅花与仙鹤,象征高洁和孤独的生存状态。
  • 蜀山:指的是四川的山脉,常被用来指代蜀地。
  • 荒村:荒凉的村庄,象征着孤独和贫困。
  • 林风静后:树林中的风静下来后。
  • 溪月: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小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风格典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鹧鸪天”一词多用于表达怀旧、忧伤的情感,刘永济在诗中通过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对友情、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奢华的环境,却又因“酒朋狂侣更无存”而显得空荡,反映了繁华背后的孤独。接下来的“寒宵梦里春痕在”,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春天痕迹,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随之而来的“影事凄迷恼乱人”又将这种美好化为无奈的忧伤。

诗中“梅共鹤,病兼贫”,通过梅花和鹤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梅和鹤象征着高洁和孤独,而“病”和“贫”则表明了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林风静后微闻露,溪月闲来自过门”,则在宁静的自然景色中,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对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情感深邃而复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粉楼台蜃气昏:描绘出奢华的环境,然而却因蜃气而模糊,暗示繁华的幻影。
  2. 酒朋狂侣更无存:昔日的朋友和狂欢的伙伴已不再,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3. 寒宵梦里春痕在:在寒冷的夜晚,梦中仍能感受到春的气息。
  4. 影事凄迷恼乱人:梦境中的影像让人感到迷惘与烦恼。
  5. 梅共鹤,病兼贫:梅花和鹤象征着高洁,病痛与贫困则体现了生活的困境。
  6. 蜀山深处一荒村:描绘出一个偏远而荒凉的村庄,暗示孤独的生活。
  7. 林风静后微闻露:在寂静的树林中,微微能够闻到露水的清香。
  8. 溪月闲来自过门:在月光的映照下,小溪悠闲地流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粉楼台”比喻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溪月闲来自过门”,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梅共鹤,病兼贫”,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粉楼台:象征繁华与奢侈。
  • 梅共鹤:象征高洁与孤独。
  • 寒宵:代表孤寂与思念。
  • 溪月: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粉楼台蜃气昏”中的“蜃气”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一种幻觉
    • B. 一种饮料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动物
  2. “梅共鹤”中的“梅”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高洁
    • C. 财富
    • D. 爱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谊的赞美
    • B. 对繁华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鹧鸪天》李清照
  • 《绝句》杜甫

诗词对比

将刘永济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鹧鸪天》进行对比,虽然两首诗都使用了“鹧鸪天”这一词牌,但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却截然不同。刘永济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两者在形式上相似,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永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定风波 定风波 其一 费龙丁作鲈乡去思图,为张秉三 定风波 其六 再悼伯屏 定风波(赠将) 定风波 其一 次周清真韵 定风波五首 其二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 定风波·青溪小饮 定风波 有作。一月六日 定风波 慧殊艺月季佳种曰蓝田碧玉,南皮张之万谱列第一者。未花而萎,作此慰之 定风波 章行严丈说诗中央大学,相遇话旧,承赠此调,敬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庄周梦蝶 应世 河同水密 包含爇的词语有哪些 设彀藏阄 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霓雾 口字旁的字 余渖 矿柱 针芥之契 天翁 匸字旁的字 非学无以广才 身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