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41
原文展示: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天矫苍龙引翠旌,君王暂报出郊迎。
勾芒一夜催春到,万户千门歌吹声。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矫健的苍龙牵引着翠绿的旗帜,君王暂时报告要出城迎接。
春神勾芒一夜之间催促春天到来,千家万户中传出了歌声和乐器的声音。
注释:
- 天矫:形容龙飞翔的样子,矫健有力。
-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常用来象征春天或生机。
- 翠旌:翠绿色的旗帜,古代仪仗中的一种。
- 勾芒:古代神话中的春神,主管春天的到来。
- 万户千门:形容家家户户,广泛的意思。
- 歌吹声:歌声和乐器的声音,形容春天的欢乐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是他在春天时为皇帝所作的帖子词,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和表达对皇帝的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天时节,为庆祝春天的到来和皇帝的出行而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气氛,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皇帝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欢快的节奏,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欢乐。首句“天矫苍龙引翠旌”,以苍龙牵引翠旌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壮丽和庄严。次句“君王暂报出郊迎”,则暗示了皇帝的出行和春天的庆祝活动。后两句“勾芒一夜催春到,万户千门歌吹声”,则通过春神的催促和家家户户的歌声,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欢乐气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天矫苍龙”和“翠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壮丽景象,苍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力量,翠旌则增添了春天的色彩和美感。
- 次句“君王暂报出郊迎”,表明了皇帝的出行,与春天的庆祝活动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政治色彩和社会意义。
- 后两句“勾芒一夜催春到,万户千门歌吹声”,通过春神的催促和家家户户的歌声,传达了春天的迅速到来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苍龙”比喻春天的生机和力量。
- 拟人:将春神勾芒拟人化,赋予其催促春天的动作。
- 对仗:诗中“天矫苍龙”与“翠旌”,“勾芒一夜”与“万户千门”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春天的到来和表达对皇帝的敬仰。通过春天的生机和欢乐,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的忠诚。
意象分析:
- 苍龙: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力量。
- 翠旌:增添春天的色彩和美感。
- 勾芒:春神,象征春天的到来。
- 歌吹声:象征春天的欢乐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苍龙”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和力量
B. 秋天的丰收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 诗中“勾芒”是什么?
A. 春神
B. 秋神
C. 冬神
D. 夏神
- 诗中“万户千门歌吹声”表达了什么?
A. 冬天的寂静
B. 春天的欢乐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希望。
- 王维《鸟鸣涧》: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宁静和超脱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宋祁的《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宋祁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皇帝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祁的生平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