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9:23
秃尽春窗千兔毫,
形容不尽意陶陶。
可人两碗春风焙,
涤我三升玉色醪。
铜叶分花春意闹,
银瓶发乳雨声高。
试呼陶妓平章看,
正恐红绡未足褒。
春天的窗前,兔毫笔已经用尽,
却难以形容内心的陶醉与欢愉。
你端来的两碗春风般的饮品,
洗净了我三升如玉的美酒。
铜制的叶子分开了繁花,春意盎然,
银瓶中如乳般的雨声高亢响亮。
想要叫那陶醉的歌妓来平章一曲,
却怕那红绡的舞姿不够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95年-约1170年),字景山,号东溪,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律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魏了翁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文化较为繁荣,诗人与友人共饮时,借饮茶与诗歌表达内心的陶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饮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秃尽春窗千兔毫”,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诗人创作的激情;而“可人两碗春风焙”,则通过品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仿佛春风拂面,令人愉悦。
接下来的“铜叶分花春意闹,银瓶发乳雨声高”,则通过自然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热烈。在最后两句里,诗人渴望歌妓的表演来增添宴席的热闹,同时又隐含着对美的追求与对华丽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生活的热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品茶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陶醉,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秃尽春窗千兔毫”意指什么?
“可人两碗春风焙”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陶妓”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