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时间: 2025-04-26 05:21:19

诗句

圣死微言湮,千载迷津涯。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19

原文展示:

圣死微言湮,千载迷津涯。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白话文翻译:

圣人已去,微言细语渐被湮没,千年之后人们在渡口迷失方向。
浮云在八方游荡,日暮时分,仍然像那乌鸦一样飞翔。
大道平坦如掌心,人们却苦于不知归处。

注释:

  • 圣死:指圣人的去世,象征智慧和教导的消逝。
  • 微言:指微妙、深邃的言论。
  • 迷津涯:渡口边缘,指迷失在生活与理想之间。
  • 浮骖:浮云,象征飘忽不定的事物。
  • 八极:指四面八方,广泛的空间。
  • 日暮:黄昏时分,象征时间的流逝。
  • 伊鸦:此处指代乌鸦,常与孤独、悲凉相关。
  • 大道如掌平:比喻大道清晰可见,简单易行。
  • 人苦不识家:人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属和方向。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圣死”可理解为古代圣贤的去世,导致后人迷失方向,体现了一种对历史和智慧流失的惋惜。诗中“浮骖”与“日暮”的意象,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迷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公舫,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诗、文、词皆擅长。与李参政等人交往密切,多以山水、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魏了翁对历史的感悟与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之中,表达了对智慧和理想缺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圣死”与“千载迷津涯”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迷失的状态。后两句则通过“浮骖遍八极”和“日暮犹伊鸦”的意象描绘了世事的变幻和人生的孤独。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又无奈的,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圣死微言湮:圣人的教诲已逝,深奥的言辞被淹没。
    • 千载迷津涯:千年后,人们在渡口迷失方向。
    • 浮骖遍八极:浮云在各个方向飘荡,象征无所依托。
    • 日暮犹伊鸦:黄昏时分,孤独的乌鸦依然飞翔。
    • 大道如掌平:大道明晰,人们却不知归处。
    • 人苦不识家:人们痛苦于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大道如掌平”比喻人生的真理显而易见,却无人能领悟。
    • 对仗:全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历史、智慧的流失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迷失,呼唤人们对智慧的重视与传承。

意象分析:

  • “圣死”:象征智慧的消逝。
  • “浮骖”:象征人生的漂泊与无定。
  • “日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伊鸦”:象征孤独与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死”指的是: A. 圣人的去世
    B. 圣人的教导
    C. 圣人的思想

  2. “浮骖遍八极”中的“浮骖”是指: A. 一种动物
    B. 浮云
    C. 船只

  3. 诗人通过“日暮犹伊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沉重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风格与魏了翁的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魏了翁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四月三十日偕小山、稚柳听方红宝梅花鼓词再赋,并索两君和。 清平乐 甲辰人日复降大雪,喜赋 清平乐 雨夜寄佩珊 清平乐 其一 清平乐 其二 法隆寺 清平乐 其五 寒衣节 清平乐令/清平乐 清平乐·赏梅观竹 清平乐·蜂房蚁户 清平乐 用前韵,答郭斡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殳字旁的字 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豪植 真龙活现 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包含诛的词语有哪些 谋术 混水摸鱼 贵昌 切齿痛恨 子字旁的字 即夜 拣精剔肥 禾字旁的字 以学愈愚 包含迫的成语 泰山压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