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10
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间旧韵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芦花朴朴雪连天,
枫叶槮槮日满山。
似识游人非俗客,
远峰呈露玉孱颜。
这首诗描绘了冠山的自然景色:芦苇花白得像雪,延绵至天边;枫树的叶子红得像火,映照着整个山脉。似乎我能识别出游人并非普通的旅客,远处的山峰显露出如玉般的光泽,宛如少女的脸庞。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得,号云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常蕴含哲理,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登山游览时写成,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游人身份的认同和对山水的热爱。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冠山的自然景色,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首联“芦花朴朴雪连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芦花的纯白,给人一种宁静、洁净的感觉;而“枫叶槮槮日满山”则用鲜艳的色彩展现了秋天的热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营造出一种既清丽又热烈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似识游人非俗客,远峰呈露玉孱颜”则引入了人,与自然产生了互动。诗人似乎在与游人对话,暗示这些游人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可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有着独特情怀的旅者。远山如玉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自然的纯美与游人的非凡,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山水相融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游人情感的认同,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令人心生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游人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认同,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用来形容芦花的词是:
A. 火红
B. 朴朴
C. 翠绿
诗中提到的游人被描述为:
A. 俗客
B. 非俗客
C. 旅人
诗中远山的形象被比作:
A. 玉孱颜
B. 银色
C. 夕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感的结合,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高度的描绘和开阔的视野,两者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仰,但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