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05
通泉李君
魏了翁 〔宋代〕
士为浮名若挂钩,
夫君心事独休休。
阙书不害为全马,
误笔何妨作牸牛。
少铁赢铜閒计较,
着蓑衣锦等风流。
世间自有真轻重,
归把功夫向里求。
全诗意在表达:士人为了名声而如同钩子一般,夫君的心事却是独自安闲。缺少书信并不妨碍一匹良马,而误写的字句又何妨成为一头母牛。稍微的铁器胜过铜器,穿着蓑衣的锦衣也能与风流相匹敌。世间本有真伪轻重,归根结底,还是要将功夫放在内心深处去追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士为浮名”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风气。而“阙书不害为全马”则体现了对名声与实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他生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教育,曾担任官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社会风气日益浮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追求的重视。
《通泉李君》通过对士人追求浮名的批评,展现了诗人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士为浮名若挂钩”点出士人为了名声而不惜一切的现象,似乎在暗示这种追求的空虚和无意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具体的比喻,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比如“阙书不害为全马”,指出良马的价值并不因缺少书信而减损,这暗示了真实的内涵无关外在的表象。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而生动,诗人用“牸牛”来比喻误写的字句,显得形象而生动。同时,“少铁赢铜”的对比,揭示了低调和内敛的价值观。最后,诗人总结世间有真有假,轻重不一,真正的功夫应当向内求。这种哲理的反思,既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士为浮名若挂钩”与“夫君心事独休休”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与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内心的真实追求,反对追逐浮名,强调内在的价值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士为浮名若挂钩”,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士人追求名声很重要
B. 士人追求名声是空洞的
C. 士人应该追求名利
“阙书不害为全马”主要是想表达:
A. 缺少书信会影响马的价值
B. 内在的价值与外在的表象无关
C. 马的品质与书信无关
诗的最后一句“归把功夫向里求”倡导的是:
A. 努力追求名声
B. 关注内心的真实追求
C. 为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奋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