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58
杖藜寻胜复中休,不比红尘走燕骝。
幽趣未穷随雨断,高情无尽与云浮。
冥冥深树秋犹暗,猎猎新蒲暖更柔。
老去行藏甘一壑,不须重广畔牢愁。
手杖拄着藜杖,寻找山中的胜景,正好在这里休息,
这与在红尘中骑着燕骝马四处奔走是无法相比的。
幽静的趣味在雨中断续,
高远的情怀与云朵一同飘浮,永无止境。
深深的树木在冥冥之中,秋天的光线依然暗淡,
新长出的蒲草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柔和。
年纪渐老,我甘愿在一条沟壑中隐居,
不再需要在广阔的田畴中重拾烦恼。
李弥逊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山游遇雨》写于诗人游山时遇雨之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逸山林,寄情于自然,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山游遇雨》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雨中山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首联“杖藜寻胜复中休”,描绘了诗人拄着藜杖在山中游玩,恰好停下来休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之对照的“红尘走燕骝”则暗示了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喧嚣,诗人以此表达对逃离尘世的向往。
次联“幽趣未穷随雨断,高情无尽与云浮”,通过雨中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幽静之趣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雨水似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雨断了,情怀却仍然随云飘浮,显示出一种恬淡而高远的意境。
后两联对比深秋与春暖,前者“冥冥深树秋犹暗”表现出秋天的沉闷,而后者“猎猎新蒲暖更柔”则以春天的温暖表现出生机与希望。最后一句“老去行藏甘一壑”,诗人表明自己甘愿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世俗的烦恼,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人用什么工具在山中游玩?
A. 拐杖
B. 藜杖
C. 竹杖
“不比红尘走燕骝”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
B. 世俗生活
C. 诗人的家乡
诗中提到的“新蒲”象征着什么?
A. 冷漠
B. 生机与温暖
C. 伤感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弥逊的《山游遇雨》,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壮阔,而李弥逊则倾向于细腻与内心的宁静。李白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由的追求,而李弥逊则更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