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舍弟野望》

时间: 2025-04-26 12:54:19

诗句

苍崖望不极,林际起孤烟。

渔笛蒹葭岸,农歌{左禾右罢}桠田。

青涵濠上水,碧锁峡中天。

客鬓愁边改,秋风又一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19

原文展示

次韵舍弟野望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苍崖望不极,林际起孤烟。
渔笛蒹葭岸,农歌左禾右罢桠田。
青涵濠上水,碧锁峡中天。
客鬓愁边改,秋风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崖远眺时的情景:苍茫的山崖延绵不绝,树林间升起孤独的炊烟。河岸边传来渔舟的笛声,田间则响起农人的歌唱,左边是丰硕的禾苗,右边则是刚刚耕作结束的田地。水流在青色的池塘上潺潺而过,碧绿的天际在峡谷中锁住。身为客人的我,愁苦的鬓发渐渐变白,秋风又吹过了一年。

注释

  • 苍崖: 苍茫的山崖,形容高大、隽永的山体。
  • 孤烟: 孤单的炊烟,象征着人烟稀少的宁静环境。
  • 渔笛: 渔夫所吹的笛子,代表渔舟生活的恬淡。
  • 蒹葭: 芦苇,生长在水边,常与渔舟联系在一起。
  • 罢桠田: 农田耕作结束,表示收获或休息的状态。
  • 青涵: 青色的水波,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 碧锁: 天空的颜色如碧玉般锁住,形容壮丽的自然景观。
  • 客鬓: 旅人白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乡之情。
  • 愁边改: 愁苦的鬓发逐渐变白,表达时间对人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惇夫,号青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带有对社会的思考与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李弥逊的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思绪万千。

诗歌鉴赏

《次韵舍弟野望》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古诗。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苍崖”、“孤烟”、“渔笛”、“农歌”等,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苍崖望不极”便展现了辽阔的视野,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渔笛蒹葭岸,农歌左禾右罢桠田”则进一步细化了所描绘的场景,渔舟的笛声和农田的歌唱,形成了生动的画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青涵濠上水,碧锁峡中天”来描绘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最后两句“客鬓愁边改,秋风又一年”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离愁。诗人虽然身处自然之中,但心中却难免生出愁苦之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上都非常成功,展现了李弥逊作为宋代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崖望不极: 描述高耸的崖壁,目光所及无边无际,表现出辽阔的自然景象。
  2. 林际起孤烟: 在树林的边缘,升起了一缕孤烟,传达出宁静的乡村生活气息。
  3. 渔笛蒹葭岸: 渔夫的笛声在芦苇岸边响起,渔舟生活的惬意尽显。
  4. 农歌左禾右罢桠田: 农人的歌声从左右传来,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劳作的结束。
  5. 青涵濠上水: 青色的水流在池塘上流淌,清澈见底,展现自然的纯净。
  6. 碧锁峡中天: 碧蓝的天空在峡谷中如同被锁住,形成了优美的自然画卷。
  7. 客鬓愁边改: 作为客人的作者,鬓发渐白,暗示岁月的流逝与惆怅。
  8. 秋风又一年: 秋风又吹过一年,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 “碧锁峡中天”形象地比喻了天空的美丽,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 诗句中的“渔笛”和“农歌”,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 通过“苍崖”、“孤烟”、“禾田”等意象,营造出诗歌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愁苦和对时间流逝的思索。

意象分析

  • 苍崖: 象征着壮丽和永恒,体现了自然的力量。
  • 孤烟: 表达了宁静与孤独,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疏离感。
  • 渔笛与农歌: 代表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体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 青涵与碧锁: 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无尽的可能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崖望不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远大前程
    B. 辽阔的自然景色
    C. 寂寞的心情

  2. “客鬓愁边改”中“客”指的是什么? A. 渔夫
    B. 旅人
    C. 农民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有哪些? A. 山水田园
    B. 都市繁华
    C. 战争场面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次韵舍弟野望》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哲理性理解。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弥逊研究》

以上是对李弥逊《次韵舍弟野望》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美丽的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秋雨游颐和园 清平乐 清平乐 甲辰正月出苏州城作 清平乐 其三 清平乐 清平乐 送别 见王《众香词》、《词雅》 清平乐五首 其五 清平乐 风花 清平乐 禾中寓楼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铜管乐队 屯奇 高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黄绢幼妇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皖派 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涯津 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前阀 巛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包含茹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固阴沍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