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21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这片黄土怎么会知道我呢?白发苍苍的我只是在徒然思念你。
我只想把老年的泪水洒在你的旧文上。
留下的文稿有三十卷,每一卷都是金玉般的声音。
龙门山上的土地,埋葬了我的尸骨,却没有埋没我的名声。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是在白居易晚年,回忆与故友的往事及其留下的文献,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名声的感慨。这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友谊和文学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抒发了白居易对故友的怀念和对自身名声的思考。从“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开篇,诗人运用黄土与白头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对人生的影响。黄土象征着故乡,而白头则暗示着诗人的年老,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更是情感的高潮,诗人以泪水浇灌故人的文字,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这里的“故人文”不仅是对友人的记忆,更是对文学的尊重,显示出诗人对文人情谊的珍视。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则是对友人遗留下来的文稿的赞美,每一卷文稿都是金玉般的声响,充分体现了文学的价值与影响。最后一句“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则是对生命的哲思,尽管肉体埋葬于此,名声却不受埋没,彰显了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和对后世的期许。
综上所述,诗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友谊及文学的独特理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人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思念故友、珍视文学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人对友谊的执着与对名声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黄壤”象征什么?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中的“老年泪”指的是什么?
最后一句“埋骨不埋名”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