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4:42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
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
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水面在昏暗中依旧显得洁白,霞光逐渐黯淡无光。
微风吹动着荷叶,似乎撩拨着扇子,波光与月影交相辉映。
蟋蟀在夜里鸣叫,鸳鸯成双成对,显得并不孤单。
小童频频报告夜已深,归来的步伐却仍旧迟疑不决。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鸳鸯”作为成双成对的象征,常在古诗中用以表达爱情与温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同情。
《南塘暝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常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和悠然的心境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出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南塘暝兴》是一首描绘夜晚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水色昏犹白”与“霞光暗渐无”,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在描绘日落后的宁静时光。白居易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与霞光的相互辉映,展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而“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的描绘,则更是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相融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接着,诗中通过“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展现了夜晚的生机与温馨,蟋蟀的鸣叫增添了夜的静谧,而鸳鸯成双的意象则传达了爱情的美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则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却又有所迟疑的复杂情感,蕴含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及对归属感的渴求。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诗中描绘的水面颜色是什么?
A. 黑色
B. 黄色
C. 白色
D. 蓝色
蟋蟀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丰富
B. 宁静
C. 忧伤
D. 快乐
小僮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带来欢乐
B. 报告夜的到来
C. 指引方向
D. 提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