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00:36
白云期(黄石岩下作)
白居易 〔唐代〕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十岁时我气盛,心中充满了是非之事;六十岁时我身体衰老,四肢无力支持;四十到五十岁,正是人们开始退隐闲适的时光;年纪渐长,懂得了命运的分配,心中懒散,不再忙于追求;虽然我看到酒兴仍在,登山的力量也未衰退;我幸运的是,正值这个年纪,且与白云的悠闲生活共度时光。
“白云期” 可能源于道教文化中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关注民生,作品数量庞大,内容涵盖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结合个人的感悟与对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沉思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描述,展现了白居易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悟。三十岁时的壮志未酬、六十岁时的无奈与衰老,四十至五十岁时的退隐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真实体验和哲学思考。诗中提到的“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表现出尽管年岁渐长,诗人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份积极的态度令人动容。整首诗在淡淡的忧伤中透出一丝乐观,展现出白居易对人生的淡然与从容。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表达了在岁月流逝中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向往。
白居易在三十岁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白云期”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见酒兴犹在”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