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37
何处春先到,桥东水北亭。
冻花开未得,冷酒酌难醒。
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
不劳人劝醉,莺语渐丁宁。
春天在哪里最先来到呢?是在桥东的水北亭子。
冰冻的花尚未绽放,冷酒饮下去也难以让我醉醒。
随着阳光的移动,我把轻榻挪到阳光下,遮风的小屏风也展了开来。
无需他人劝我喝醉,黄莺的鸣叫声渐渐变得温柔宁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白居易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
《何处春先到》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其在长安隐居之时。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闲适生活,反映了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状态。
《何处春先到》是白居易的一首写春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何处春先到”便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寻春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桥东水北亭”描绘出一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与自然的生机。
“冻花开未得,冷酒酌难醒”句中,诗人通过对春天迟来的无奈和冷酒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尽管春天尚未真正到来,诗人却选择在这清冷的时光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寒冷天气的从容与优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一句“不劳人劝醉,莺语渐丁宁”则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逐渐升温,莺鸟的鸣叫声使得环境变得更加宁静,诗人内心的惬意与畅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透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冻花”指的是什么?
A. 已经开放的花
B. 尚未开放的花
C. 被冰冻的水
D. 其他
“不劳人劝醉”中的“人”指的是谁?
A. 自己
B. 朋友
C. 旁人
D. 诗中的莺
诗中提到的“桥东水北亭”是指哪里?
A. 桥的西边
B. 水的南边
C. 桥的东边
D. 水的东边
白居易的《何处春先到》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有春天的主题,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描绘自然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