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6
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
戚历杉阴入草堂,
老僧相见似相忘。
吟多几转莲花漏,
坐久重焚柏子香。
鱼惯斋时分净食,
鸽能闲处傍禅床。
云林满眼空羁滞,
欲对弥天却自伤。
在阴凉的杉树下,我走进了草堂,
见到老僧时,似乎已经忘却了彼此。
吟诵过多次,莲花的滴漏声回响,
久坐中,再次点燃柏木香。
鱼儿习惯在斋食时享受静谧,
鸽子悠闲地栖息在禅床旁。
眼前的云林让人感到空旷和羁绊,
想要对着无边的天空倾诉,却又自感伤痛。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季常,号醉吟,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文人之一。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现实的深刻观察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皮日休与友人鲁望游北禅院之际,表现了他在禅院中的宁静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是一首描绘禅院宁静氛围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友人鲁望在北禅院的悠闲相聚。开头几句描绘了阴凉的杉树下,作者走入草堂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接着与老僧的相见,似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心灵的契合。
随后,诗中提到“吟多几转莲花漏”,表现出作者在此地的悠闲与恬静,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而“坐久重焚柏子香”则更进一步地营造出一种禅意,柏子的香气象征着纯净的气息,也让人联想到禅宗的清净与超脱。
中间两句“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描绘了禅院的生活场景,鱼儿在静谧中享受斋食,鸽子在禅床旁悠闲栖息,透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探索,“云林满眼空羁滞”表明了在自然美景中,作者内心却感到一种羁绊与孤独,想要向无边的天空倾诉,却又感到无奈和伤感。
整首诗以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内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皮日休深厚的禅宗文化底蕴。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体现了皮日休对禅宗哲学的理解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莲花漏”象征什么?
“鱼惯斋时分净食”中,鱼的状态是:
此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