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4:52
朝中措(樊良道中)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败荷枯苇夕阳天。时节渐阑珊。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夕阳下,残败的荷花与枯萎的芦苇映衬着天色,时光渐渐流逝。
我独自划着小舟归去,年纪大了,已不耐受霜寒的侵袭。
我平生的志向,已消磨殆尽,只剩下苍老的容颜。
我想告诉山中的麋鹿,断断续续的云彩正向东边飘去。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承宗,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思考。
《朝中措(樊良道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时光、自然的思考。开篇以“败荷枯苇”引入,勾勒出秋冬的萧瑟景象,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残荷枯苇上,仿佛在提醒作者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接着,作者以独自划舟的意象,表达了孤独与无奈。老年人对于霜寒的抵触,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也象征着对岁月无情的抗拒。人生的理想与志向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磨,留下的只有苍老的面容,令人感慨。
最后,作者寄情于山中的麋鹿,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断云的意象则增添了一丝孤独与惆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词中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朝中措》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然而,李之仪更侧重于对衰老与孤独的反思,而辛弃疾则表现出对理想与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