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6 04:25:03

诗句

收尽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

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5:03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收尽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
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
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
何必桃源是故乡。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但却不见江水的流动。天与水清澈明亮,相映成辉。原本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在闲适的土地上,真让人感叹人生到底为何如此忙碌。既然心思已经远离了繁华,生活的滋味也会更持久。我们要明白,粗布衣服的乐趣胜过华丽的无裳。从今往后,我明白了归乡的乐趣,又何必追求那传说中的桃花源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收尽:指微风的轻柔,仿佛将风收归,形容气候的宁静。
  • 不见江:这里的“江”指江水,意指宁静之中没有江流的声音。
  • 澄光:清澈的光辉,形容水天一色。
  • 好处:美好的地方。
  • 输闲地:在闲适的地方,强调一种淡泊的生活状态。
  • 堪叹:值得感叹。
  • 心既远:心灵已经远离喧嚣。
  • 归田乐:回归农村的乐趣。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乡。

典故解析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代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梦阮,号惭愧,宋代词人。李之仪的词风清新俊逸,擅长抒情,尤其在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方面颇具独到之处。他的诗词通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淡泊。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李之仪的人生旅途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人生的思考。这首词反映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远离,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开篇的“收尽微风不见江”以轻柔的语气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便是在微风轻拂的日子里,江水的声音也显得微不足道。接着,诗人通过“分明天水共澄光”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谐美,暗示着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感慨人生的忙碌,面对“由来好处输闲地”的沉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心既远,味偏长”则体现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强调了生活的意义在于心灵的满足,而非物质的富裕。最后,诗句“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更是揭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认同和对理想追求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释然与接纳。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李之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他超然的生活态度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收尽微风不见江:微风轻柔,却没有江水的流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分明天水共澄光:天与水交融,清澈明亮,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由来好处输闲地:美好的地方常常是闲适的田园,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堪叹人生有底忙:感叹人生的忙碌,暗示繁华生活的无奈。
  • 心既远,味偏长:心灵远离喧嚣,生活的味道更为悠长。
  • 须知粗布胜无裳:要明白简单的生活更有快乐,反映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 从今认得归田乐:意识到归田的乐趣,转向简单的生活。
  • 何必桃源是故乡:无需追求理想中的桃花源,田园即是心灵的归宿。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天水共澄光”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同时“微风”与“江”对比,表现出宁静与喧嚣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世俗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在生活的追求,揭示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风:象征宁静与自然的轻柔。
  • :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天水:象征和谐美好,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
  • 田园:象征简单、宁静的生活状态。
  • 桃源:理想中美好的世界,象征人们内心的向往。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田园生活的推崇,同时反映了士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之仪的《鹧鸪天》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战乱的忧愁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爱情的思考

  2. “心既远,味偏长”中的“心既远”指的是什么?
    A. 心灵远离喧嚣
    B. 心灵对财富的追求
    C. 心灵对爱情的向往
    D. 心灵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理想乡的美好生活。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之仪的《鹧鸪天》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李之仪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智慧,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桃花源,体现了对世外桃源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陶渊明诗文选集》
  • 《李之仪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鹧鸪天》的诗意与美感。

相关查询

小雅·节南山 小雅·无羊 小雅·斯干 我行其野 小雅·黄鸟 小雅·白驹 祈父 小雅·鹤鸣 沔水 鸿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冠纳履 失魂荡魄 多言或中 启口 月字旁的字 隽朗 歺字旁的字 席藉 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该着 沛雨甘霖 斗字旁的字 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踌躇不定 聊复尔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