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23:26
临江仙(病中存之以长短句见调,因次其韵)
李之仪
病里不知春早晚,惊心绿暗红稀。
起来初试薄罗衣。
多情海燕,还傍旧梁飞。
瘦损休文谁记得,空将销臂频围。
眼前都是去年时。
不堪追想,魂断画楼西。
在病中,不知春天已经来临,心中惊惧,绿叶稀少,红花也不多。
我起身试穿薄薄的罗衣,
那多情的海燕,依旧在旧梁旁飞翔。
我这瘦弱的身体,连往日的文采都没人记得,只得空自感叹,频繁地用手围绕着。
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是去年的情景。
想起这些,令人无法忍受,仿佛魂魄都在画楼的西边断了。
李之仪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经历。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折射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临江仙》创作于李之仪病中,表达了他在病痛中的孤独和对春天的向往。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李之仪以病痛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开篇的“病里不知春早晚”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病中让他失去了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体现了身心的双重痛苦。而“惊心绿暗红稀”,则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渴望与失落。接下来的“多情海燕,还傍旧梁飞”则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厚,那只海燕成为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寄托,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失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展示了李之仪的诗人气质。他将个人的病痛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对生命的敏感与脆弱,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沉的孤独与惆怅。结尾的“不堪追想,魂断画楼西”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无尽思念与无法释怀的痛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他对生命活力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孤独感。
李之仪所写的《临江仙》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开心
诗中“多情海燕”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对往昔的追忆
C. 春天的象征
D. 病痛的隐喻
“不堪追想,魂断画楼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昔的无奈与痛苦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春天的欣喜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李之仪的《临江仙》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往昔的追忆,但李清照的词更显柔情与细腻,而李之仪则在病痛中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气息。两者都通过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临江仙》的美学价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