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1
檐声碎滴,渐润洒双扉。
笋敲碎玉,蕉飐绣旗,沈寂虚帏。
残醉消,疑梦入秋声馆里,
晚凉衰鬓偏知。问谁其。
窗前细剪镫花,连宵漫数归期。
奈更云容翳尽,含睇长哦,
杜若骚辞。愁满纸。
素浪阔,空江去棹稀。
屋檐的雨声轻轻滴落,渐渐滋润了双扇门。
竹笋敲击着玉石般的清脆声响,蕉叶在风中飘动,如同绣旗般轻盈,
一切仿佛都在沉寂的空房间中。
残余的醉意逐渐消散,仿佛梦境般进入了秋声的馆子,
凉爽的晚风使我衰老的鬓发更加知晓。问谁能理解我的心情。
窗前细细剪裁的灯花,连夜漫漫数着归期。
然而更可叹的是云彩遮蔽了天空,
含情的叹息中流露出对杜若诗句的萦绕。心中愁苦满纸,
无边的白浪,空旷的江面,划船的人稀少。
张仲炘,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在雨中思念和孤独的心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用“檐声碎滴”引入,带出雨的滴落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笋敲碎玉,蕉飐绣旗”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意象。
诗中“残醉消,疑梦入秋声馆里”充分体现了诗人从醉意中醒来,回归现实的过程。这里的“秋声馆里”不仅暗示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诗人对往昔的向往与怀念。随着“晚凉衰鬓偏知”,诗人感受到晚风的凉意,似乎在感叹自己逐渐衰老的身影,内心的愁苦愈发明显。
整首诗在描绘细节的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感知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一句“素浪阔,空江去棹稀”以辽阔的江面和稀少的划船人,形象地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这种情景交融的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意蕴与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