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19
四园竹 石竹
作者: 高濂 〔明代〕
茜绯枯紫,更著粉边轻。
花如刻缯,叶疑缀玉,色醉还醒。
盈盈开日,爱向闲庭绣户,
密翠簇繁英。落还生。
偏怜常占春艳,可人闲意幽情。
无那一朝霜露,不堪憔悴付飘零。
根枝犹在,待春回,依旧订花盟。
诗中描绘了石竹花的美丽与脆弱。花朵的颜色如茜红与紫色交织,边缘轻轻涂抹粉色,宛如精巧的缎子,花瓣似乎是在玉石上镶嵌而成,醉人而又清醒。阳光下,花朵绽放,映衬着闲庭雅致,绿叶之间密密麻麻地盛开着花朵。纵然有些花落下,却依然可以再生,诗人特别怜惜那些常占春日娇艳的花朵,流露出一种悠闲的情绪。然而,面对霜露的侵袭,这些美丽的花朵也难免凋零,令人心痛。尽管如此,根枝依然存在,期待着春天的回归,仍然愿意与花儿续写前缘。
作者介绍:
高濂,明代著名诗人,字季和,号惭愧堂主,晚号山人。他以写景抒情的诗风著称,作品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在明代,文人们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诗人借助春日的花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此诗正是反映了那种对春天花开花落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以石竹花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全诗运用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石竹花在阳光下的娇艳与生机,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然而,诗人也没有忽视自然界的残酷,霜露的到来使得这些美丽的花朵难免凋零。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在“无那一朝霜露,不堪憔悴付飘零”一句中,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根枝犹在,待春回,依旧订花盟”则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尽管经历了风霜雨露,但根基依然存在,期待着春天的回归。整体而言,这首诗在赏花之余,引发对生命、时光的深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石竹花的美丽与脆弱,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然的感怀。诗人在美丽的景象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石竹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命的轮回,而霜露则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茜绯枯紫”描述的是花的什么特征?
诗人对霜露的态度是怎样的?
“根枝犹在,待春回”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两者虽然都涉及自然,但《春望》更关注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联,而《四园竹 石竹》则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互动,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细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