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6:01
鹧鸪天 奉题公渚吾兄碧虑商歌,即正,伯驹
作者: 张伯驹
人物一时重雁行。君家声誉旧无双。
忆从南国愁江浦,不许东家觑宋墙。
惊草阵,擅词场。座中年少数潘郎。
西风玉骨秋如许,莫更投诗赋吊湘。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重雁行”,形容当时的人物交往如同大雁般,彼此声誉相互辉映,显得格外珍贵;“君家声誉旧无双”则强调了诗人对朋友声誉的肯定与赞美。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南国的愁苦和江边的怀念,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感慨;“不许东家觑宋墙”则是对局外人看热闹的反感和拒绝。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一个热闹的文人聚会,“惊草阵,擅词场”表现出诗人对当时文人风采的赞叹;“西风玉骨秋如许”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莫更投诗赋吊湘”则是对悲伤情感的抑制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张伯驹,近代著名诗人,学者,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才而受到广泛尊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的结合,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友人聚会的场合中写就,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社交生活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鹧鸪天》借助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文人圈中的人生感悟与情感交织。全诗以轻快的节奏开篇,声誉与交往的描绘引人入胜,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珍贵。诗中多处提到的自然意象,如“西风”、“江浦”,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背景。
诗歌的情感基调在于对友人的赞美及对文人聚会的珍视,然而,诗人也在不断地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终的“莫更投诗赋吊湘”,似乎在告诫朋友们要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而不是沉浸在悲伤的历史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对人际关系、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当下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同时反思历史与生命的短暂,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雁行”在诗中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了什么?
“莫更投诗赋吊湘”意指什么?
以上是对张伯驹《鹧鸪天》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