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2: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2:00:09
屺岵回瞻路渺茫。图中乔木是江乡。
蓼莪篇与鸰原句,述德衔哀泪满行。
凭纸墨,历沧桑。一门慈孝记同堂。
藏楹好为传横幅,底柱终须赖五常。
在高山峻岭回头望去,路途显得遥远而渺茫。
画中那高大的树木,是故乡的象征。
《蓼莪》中的诗句和《鸰原》的篇章,
表达了德行和哀痛,泪水洒满了行程。
凭借纸墨,经历了沧桑岁月。
一门之内的慈孝之情,铭记在同堂之中。
藏于梁柱上的横幅,终究需要依赖五常之道。
金问泗,生于当代,致力于诗词创作与研究,作品多围绕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含蓄。
本诗作于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思索中,借助古典诗词的意象,表达对家庭的思念与对道德的追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
《鹧鸪天》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高山与故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崇尚。开篇以“屺岵回瞻路渺茫”入手,展现了诗人面对高山时的渺小和孤独,似乎在引导读者走入一种思乡的情绪。诗中提到的“江乡”,不仅是地理上的归属,更是情感上的寄托。
接下来的“蓼莪篇与鸰原句”提及古代诗文,暗示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德行,成为了诗人表达哀痛与思念的载体。整首诗通过“纸墨”与“沧桑”的对照,反映出人们在岁月中经历的变迁与情感的沉淀,一方面是对过往的追忆,另一方面则是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诗人通过“藏楹好为传横幅,底柱终须赖五常”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慈孝与传统道德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对社会伦理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关怀。
整首诗围绕亲情和传统道德展开,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儒家伦理的敬仰,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传统价值的延续与重要性。
“屺岵”指的是什么?
A. 平原
B. 高山
C. 河流
D. 森林
诗中提到的“蓼莪”具有怎样的意义?
A. 友谊
B. 思念父母
C. 生活的乐趣
D. 对自然的赞美
“五常”指的是哪五种美德?
A. 忍、让、爱、德、智
B. 仁、义、礼、智、信
C. 忍、勇、智、信、礼
D. 和、平、义、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