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05
减字木兰花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渠不改。古有斯人。千载谁能继后尘。
春风入手。乐事自应随处有。与众熙怡。
何似幽居独乐时。触涂是碍。
一任浮沈何必改。有个人人。
自说居尘不染尘。谩夸千手。
千物执持都是有。气候融怡。
还取青天白日时。
这条道路并没有改变。古代有这样的人,千年之后谁能继承他们的足迹呢?春风轻拂,快乐的事情本应随处都有,与众人一同欢愉,何必比不过那种独处时的乐趣呢?外界的纷扰是障碍,随其浮沉又何必去改变呢?有些人自以为在世俗中不沾染尘埃,实际上却是空口夸言,万物都在掌控之中,气候和煦融洽,何不在青天白日之时享受生活呢?
此诗借古代贤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和世俗的思考。古人遗德千载,今人是否能继承其志?诗中提到的“千手”象征着人们的执着与追求,而“青天白日”则是追求自由与快乐的象征。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子仪,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生平不详,但他以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及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宋代社会的变迁时期,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尤为深刻,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古人的追忆与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比较,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篇便提出“渠不改”,即使古今变迁,那些真正的智慧与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追寻和效仿。诗人在描述春风、乐事时,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快乐其实随处可得,与其追求浮华的社交,不如享受独处时的宁静与快乐。
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认为世俗的浮华与纷扰是障碍,而让人沉迷于物质之中。诗中提到的“自说居尘不染尘”,则反映了许多人在生活中的自欺欺人,实际上每个人都难以完全逃离尘世的纷扰。最后,诗人以“气候融怡”和“青天白日”收尾,强调在平和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实现的态度,鼓励人们在喧嚣中寻找自己的快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独处的快乐,提倡在纷扰的尘世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和快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渠”指的是哪个词的意思?
“古有斯人”的意思是:
“幽居独乐时”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更注重哲理的探讨,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细腻描写。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但主题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