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时间: 2025-04-26 04:21:06

诗句

五云深处蓬山杳。

寒轻雾重银蟾小。

枕上挹余香。

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

人静重门悄。

一阵落花风。

云山千万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06

原文展示: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
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
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白话文翻译:

在深厚的云层中,蓬莱山显得渺茫。轻寒的雾气笼罩着,银色的月亮小得可怜。
枕边仍留有余香,春风吹来但归途漫长。
大雁南飞,带来的书信却未能送到。此时人静,重重的门扉悄然无声。
一阵落花的风吹过,云山依旧重重叠叠。


注释:

字词注释:

  • 蓬山:指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人间的美好和理想。
  • 银蟾:银色的月亮,蟾蜍的形象;常用来比喻月亮。
  • 挹余香:指从枕头上感受到的余香,表示对往事的怀念。
  • 雁来书不到:意指期待的消息未能传来,表达思念之情。
  • 落花风:指春天落花的风,寓意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的凋零。

典故解析:

  • 蓬莱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蓬莱是一个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理想的生活。
  • 银蟾: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与思念和孤独等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惟明,号文山,南宋时期的词人,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李之仪的词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李之仪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动乱及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李之仪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词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也能体会到其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开篇的“五云深处蓬山杳”一句,描绘了一个朦胧而神秘的境界,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浪漫色彩。此处的“蓬山”隐喻理想与仙境,反映出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寒轻雾重银蟾小”,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一种孤独的情绪。

词中“枕上挹余香”一句,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流露出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春风虽来,却道出了归路的漫长,给人一种无奈和期盼的双重感受。

“雁来书不到”是全词的情感高点,表现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仿佛在说无论大雁如何归来,心中的牵挂始终无法传达。最后的“云山千万重”则让整首词的意境再度升华,表现出一种深重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词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共鸣,能够引起读者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与感受。李之仪通过这首词,展示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云深处蓬山杳: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蓬莱山在云层中显得渺小而不可捉摸,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 寒轻雾重银蟾小:通过描写寒冷的雾气和微小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传达孤独感。
  3. 枕上挹余香: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余香象征着温暖的回忆。
  4. 春风归路长:虽然春风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归路之长又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
  5. 雁来书不到:大雁本应带来消息,反而未能传达,表现出思念的无奈。
  6. 人静重门悄:在静谧的环境中,重门关得紧,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7. 一阵落花风:春天的花朵随风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流逝。
  8. 云山千万重:最后的意象,层层叠叠的云山,表现出深重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银蟾”,形象生动。
  • 拟人:用“雁来书不到”赋予大雁人性化的属性,增强思念情感。
  • 对仗:如“寒轻雾重”,使用对仗增强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亲友思念的深刻情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理想与梦幻,隐喻着高远的追求。
  • :代表着稳固与永恒,也象征人生的高峰与挑战。
  • :象征着归来与思念,暗示远方的牵挂。
  • :代表温暖的回忆与亲情的联系。
  • :象征美好与短暂,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山”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困境
    C. 自然景观

  2. 词中“雁来书不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与失落
    B. 欢喜与满足
    C. 忍耐与坚强

  3. “云山千万重”传达了什么意象? A. 未来的希望
    B. 内心的孤独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之仪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但李之仪更倾向于表达思念与孤独,而李清照则常常融入对生活的反思与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李之仪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晓光词 杜鹃花词 古相思 寒夜 兰渚泊 笑卿卿词 早春残雪 及第后过扬子江 赠别王炼师往罗浮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雷击墙压 敬之如宾 肉跳心惊 耳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珠盘玉敦 无外交 吏毕 金貂取酒 包含都的成语 挎包 煮鹤焚琴 温润而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