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47
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
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
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
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
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
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这首词的意思是:在栏杆上轻轻掐着新开的红花,酒喝得频繁,心中充满了匆匆的遗憾。投身于花海中,感受到夜风的吹拂。惆怅于春光无法留住,又何必相遇呢?月下的窗前,思念着归来的鸿雁,不知道与谁一同分享。心中千般情思交织,柔情似水,一旦变得空荡荡。仿佛那乐音仍在耳边回荡,应该是我,头发如蓬。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延年,号岘山,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婉约细腻著称。他的词常常描写婉约的情感和细腻的生活感受,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光明媚的时节,词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情感流逝的感慨。
李之仪的《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阑干掐遍等新红”引出春天的美景,栏杆上新开的红花仿佛是春天的象征,词人借此传达出对春光的珍视。接着,“酒频中,恨匆匆”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酒的频繁饮用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求。词中反复出现的“惆怅”二字,深刻表现了对春光的无奈和对生命流逝的惋惜。
中间的“月窗何处想归鸿”引入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归鸿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过往的怀念与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则用乐音的比喻,表现了记忆的持久和情感的复杂,尽管一切似乎已成空,但那份柔情依然在。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春光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李之仪独特的词风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春天的美好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惋惜,折射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栏杆
C. 河流
D. 青山
“惆怅春光留不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所谓
“归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大雁的迁徙
D. 自由自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江神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但李之仪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情感的细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