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知有阆风花解语》

时间: 2025-04-25 06:19:44

诗句

知有阆风花解语,从来只许传闻。

光明休咏汉宫新。

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

莫把金樽容易劝,坐来几度销魂。

不知仙骨在何人。

好将千岁日,占断四时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19:44

原文展示:

知有阆风花解语,从来只许传闻。
光明休咏汉宫新。
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
莫把金樽容易劝,坐来几度销魂。
不知仙骨在何人。
好将千岁日,占断四时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阆苑春风花语的向往,然而这种美好只在传说中流传。光明的美景不必再歌颂汉宫的华丽。拥着身子,似乎有月光般的柔和,却又因缺少云彩感到愁苦。不要轻易劝酒,坐在这里几度令人销魂。却不知像仙人一样的骨格到底在谁的身上。最好把千年的美好时光占为己有,享尽四季的春光。

注释:

  • 阆风:阆苑的春风,传说中的仙境。
  • 汉宫:指汉代宫廷的奢华与美丽。
  • 仙骨:指有仙人气质的人。
  • 金樽:金色的酒杯,象征美酒。

典故解析:

阆苑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于描绘优美自然和理想生活。汉宫象征着权力与繁华,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宗道,宋代词人,以其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词人通过对理想情境的向往,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临江仙·知有阆风花解语》是一首极具韵味的词作,展现了李之仪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通过阆苑和传闻的对比,表明了对于美的向往和遗憾。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光明与汉宫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强调了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诗中的“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强烈向往,却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愁苦。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长久幸福的渴望,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追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知有阆风花解语:知道阆苑的春风花儿能解说情意。
    • 从来只许传闻:这种美好只能在传说中流传。
    • 光明休咏汉宫新:不必再歌颂汉宫的繁华。
    • 拥身疑有月:拥抱着自己,恍如月光一般温柔。
    • 衬步恨无云:走路时却因没有云彩而感到遗憾。
    • 莫把金樽容易劝:不要轻易劝我喝酒。
    • 坐来几度销魂:坐在这里几次令人陶醉。
    • 不知仙骨在何人:不知道那种仙人般的气质在哪些人身上。
    • 好将千岁日:最好把千年的美好时光。
    • 占断四时春:占有四季的春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温柔的拥抱,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使语言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 阆苑: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金樽:代表享乐与放纵的生活。
  • :象征温柔与宁静的情感。
  • :象征自由与变化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阆苑”象征什么?

    • A. 理想生活
    • B. 现实生活
    • C. 过往经历
  2. “莫把金樽容易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享乐
    • B. 反思
    • C. 无奈
  3. 诗中的“仙骨”指的是?

    • A. 真实的人物
    • B. 仙人般的气质
    •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临江仙》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是描绘理想与现实的作品,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更为豪放,体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宋代词人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喜晴再用闲字韵 五峰寺 和学士秋怀 其一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仪真道中三首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出山 方池独步 筠矶待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先的词语有哪些 束手待毙 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简躁 入字旁的字 死亡无日 轩輶之使 包含札的词语有哪些 之江 龙字旁的字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形夸骨佳 卝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章然 比字旁的字 包含钱的词语有哪些 龙跳虎伏 攀高谒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