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15
蓦山溪·金柔火老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金柔火老,欲避几天地。
谁借一檐风,锁幽香愔愔清邃。
瑶阶珠砌,如膜遇金篦,
流水外,落花前,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笑语皆真类。
惆怅月边人,驾云轸,何方适意。
么弦咽处,空感旧时声,
兰易歇,恨偏长,魂断成何事。
金色的阳光温柔而懒散,我想躲避这纷扰的世界。
谁能借我一片屋檐之风,锁住这幽香,清雅而深邃?
瑶台如同玉石铺成,仿佛薄膜遇到金梳,
在流水的彼岸,落花之前,哪里是人能掌控的?
分开麟纹,荡漾玉石,笑语皆是真实的同类。
惆怅的月下人,驾驭着云车,何处才是心灵的归宿?
弹奏的弦音哽咽,空感昔日的声音,
兰花易于凋谢,恨意偏长,灵魂断裂成何种境地?
李之仪为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作品多蕴含深刻的哲理与细腻的情感。
本词创作于作者遭遇人生低谷之时,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落的感伤。
《蓦山溪·金柔火老》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头的“金柔火老”透出一种温柔的感伤,隐喻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以“谁借一檐风”表达了对宁静、清雅的渴望,试图在纷扰的现实中寻找一丝清凉和慰藉。
词中“瑶阶珠砌”的描写展现了华丽的意象,然而“流水外,落花前,岂是人能致”则揭示了人力的渺小与无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和谐之间的微妙关系。接下来的“擘麟泛玉”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欢愉的气氛,然而转瞬即逝的“惆怅月边人”又将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失落。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真挚流露,折射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发人深省。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失去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人生无常的图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金柔火老”中的“金”指的是:
A. 金属
B. 颜色
C. 温暖
“惆怅月边人”中的“月”象征的是:
A. 时间
B. 思念
C. 美好
“兰易歇”意味着:
A. 兰花长久
B. 兰花容易凋谢
C. 兰花盛开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