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1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在城里找不到蝉鸣的地方,轻装短裤,晚些时候走出城。
走到柳树下、松影中,正好听到几声蝉鸣。
此诗虽不涉及具体典故,但“蝉鸣”在古诗中常象征着夏日的宁静和自然的声音,反映诗人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
作者介绍: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号云峰,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出城与乡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西湖杂兴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路历程。开篇“城中无处听蝉鸣”,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使人倍感压抑,想要逃离。接着“短策轻鞋晚出城”,则描绘了诗人轻装上路的轻快心情,仿佛一切烦恼都在这一刻抛诸脑后。最后一句“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则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契合,蝉鸣的声音在松影下响起,仿佛是大自然对诗人的回应,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令人向往自然的清幽与自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逃离城市喧嚣的心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城中无处听蝉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蝉的厌恶
“短策轻鞋晚出城”中“短策”指的是什么?
A. 长裤
B. 轻便的行装
C. 城市的工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