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11
西江月
李之仪 〔宋代〕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醉酒后在灯下和月光中回忆往事的情景。醉意浓厚,香气四溢的帐篷内,灯光微弱,月光洒落在回廊上。回想往昔,心中更添思念。春天的柳树舞动得瘦弱,春风中飘浮的丝线延绵不断。鸳鸯的歌声半途而废,心中不禁感到伤感,难忍再把琴弦拨动。
李之仪,宋代诗人,字惟达,号梅溪。他生于南宋,因其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融入了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西江月》创作于李之仪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之中,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作者在感情上的细腻感受和人生的沉思。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展现了李之仪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惆怅。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开头“醉透香浓斗帐”传达出一种沉醉于美好的氛围,而“灯深月浅”则暗示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忧伤。随着词句的推进,回忆的情感愈发浓烈,词人对往昔的情景愈发清晰,却又充满无奈。
“舞柳经春只瘦”一句中,春天柳树的摇曳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正如人们的情感一样,时光荏苒,难以挽留。而“游丝到地能长”则象征着思念的延续,即使身处异地,心中的情感依旧如丝般缠绵。
结尾部分“鸳鸯半调已无肠”,更是将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鸳鸯的歌声中透出深深的伤感,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令人动容,表现了对爱情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全诗表现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人们在感情上的脆弱与执着,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舞柳经春只瘦”中的“舞柳”象征什么?
本词表达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