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中秋才过》

时间: 2025-04-25 03:54:42

诗句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54:42

原文展示:

千秋岁·中秋才过
作者:李之仪 〔宋代〕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中秋节刚刚过去,重阳节又要来了。
清晨的露水突然变得寒冷,仿佛在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芰荷的香气在湖边催生,庭院里的草丛黄密而茂盛。
人尚未老去,蓝桥边的霜打得砧板发响。
月光照在兰缸上,映出模糊的影子,破旧的窗户外,月亮显得小巧。
酒杯在眼前,谁来为我斟酒呢?
勉强在同一床被子下,愁苦地卸下欢愉的帽子。
我必须相信,纵使心情狂热,情感仍旧不会衰老。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 露乍冷:露水突然变冷,表示天气转凉。
  • 绿香:指荷花的香气。
  • 蓝桥:指蓝桥,古人常以此为美景之地。
  • 霜砧:霜打的砧板,表示寒冷的季节。
  • 银蟾:指月亮,蟾蜍是古代传说中与月亮有关的动物。

典故解析

  • 蓝桥:历史上常与美好景色相关联,诗人用它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银蟾: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常被视为情感寄托,象征着思乡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字子仪,号青山,宋代诗人,以词见长,风格婉约、清丽。其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过后,正值重阳节,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时代背景下,诗人以节令为切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千秋岁·中秋才过》以中秋与重阳的交替为背景,浓厚的节日气氛与寒意交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开篇即以“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引入,表明节日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露水、荷香、庭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人心的感受,表现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一句,表达了尽管年华流逝,但内心的情感依然热烈。诗人固执于情感的持久与深厚,借助蓝桥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最后几句,诗人将酒与愁苦结合,反映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无奈与坚持,强调了内心狂热情感的永恒。

整首诗宛如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节令交替中的人生哲思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引入节日,更替的时间感。
  2. 露乍冷,寒将报:天气变化,象征着季节的轮回。
  3.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描绘自然景色,夏秋交替的美丽。
  4.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对比时光与情感,意在表达情感恒久。
  5.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月影的映射,象征孤独与思念。
  6. 樽在眼,从谁倒:对饮酒的期待与孤独感。
  7.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在同一个床上却有各自的愁苦。
  8.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表达对情感持久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蟾”比喻月亮,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露乍冷,寒将报”,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寒将报”使自然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情感持久的信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
  • 重阳:标志着又一个节日,体现时间的流逝。
  • 露水:代表清晨、新生的感觉,同时也暗示寒意。
  • 芰荷:象征美好与纯洁。
  • 蓝桥:代表美好回忆和逝去的时光。
  • 银蟾: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喜
    B. 惆怅
    C. 忧伤

  2. “露乍冷,寒将报”中的“寒将报”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秋天的结束
    C. 夏天的炎热

  3.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中“狂心”指的是什么?
    A. 酗酒
    B. 热烈的感情
    C. 疯狂的生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登高》(王勃)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此诗同样涉及月亮与节日,表达对时光的思考,但苏轼更侧重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之仪诗词选》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一 视绳弟军中 点绛唇 其一 过柴以忱园中赏牡丹 点绛唇 骑马出镇海门 点绛唇 美人图 点绛唇 咏草用和靖叶 点绛唇 点绛唇 已丑清明前一日,春露堂即事,时既 点绛唇(妙香檐卜) 点绛唇 点绛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弘丽 目字旁的字 松缓 自信心 包含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纻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走投无路 冠鸡佩猳 化日光天 包含凹的词语有哪些 末路穷途 三框儿的字 红衫儿 韭字旁的字 闹混 车载船装 包含噫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