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54:16
二月十五日酴醾洞醉中
木香架下春未饶,
累累丛蕤方弄娇。
含香不吐有时发,
只须十日晴光牢。
满腔酝藉固有在,
花心雅欲投金焦。
逐时消遣老者事,
颇与酒兴无花妖。
不妨掇缬细咀嚼,
与知味者相招邀。
而况逢迎骨肉亲,
酒无清浊和粕浇。
百年此乐能几日,
今日何日何花朝。
谁知醉无以将还自愧,
终不如独醒君子赋离骚。
这首诗描写的是二月十五的春天,春意尚未浓厚,香木架下的花朵开始娇嫩地开放。花虽含香却不愿吐露,若能有十天的晴天,花香便会释放出来。诗人在这里感慨,心中情感已经酝酿,只待外在的环境来滋润。与其消遣老年人的生活,还不如尽情享受酒兴。可以邀请懂得品味的人一起分享,尤其是与亲人相聚时,酒的清浊都不再重要。人生百年,这样的乐趣能有多少日子呢?今天又是个什么日子,花又开得怎样?谁知道醉酒之后,再次清醒时的羞愧,终究比不上独醒的君子所吟的《离骚》。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酒与生活的热爱。开头部分“木香架下春未饶”,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了春天的氛围。紧接着,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诗人在饮酒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快乐的珍贵,尤其是与亲人共享美好时光的珍惜。在最后,作者通过对“醉”与“醒”的比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醉酒虽美,但清醒后对生活的反思更为深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出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含香不吐”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状态,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对饮酒的享受,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木香架”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人生的乐趣能有多少天?
“醉无以将还自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