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1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18:39
次韵弟观晚春风雨
作者: 陈著 〔宋代〕
天正宜晴却又非,
云顽未是放开时。
可曾路滑官移缓,
但觉山寒农务迟。
风雨颠狂如醉汉,
乾坤正大亦嬉儿。
阴阳自有人调燮,
牢闭柴门只自规。
这天本应是晴朗的天气,却偏偏不是,云层厚重,似乎还未放晴。不知道路面是否湿滑,官府的调派是否因此缓慢,但我只感到山中寒冷,农事也因此被耽误。风雨如同醉汉般狂乱,天地间的景象也显得嬉戏般的轻松。阴阳之间自有其调和的法则,我只是把柴门紧闭,安守本分。
陈著,字元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常流露出对农事和民生的关心。
本诗写于春季,正值农忙时节,天气的变化对农事影响显著。诗人通过描写风雨天气,反映出对自然的感受及对农民生计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春时节的风雨天气,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出了“天正宜晴却又非”的矛盾,展现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困惑和无奈。紧接着的“云顽未是放开时”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不稳定,给人以压抑之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关注人间的情景,问道“可曾路滑官移缓”,暗示着天气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官府工作的拖延以及农事的耽误。这种观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表现出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
在描绘风雨的场景时,“风雨颠狂如醉汉”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风雨的狂暴,增添了诗的张力。而“阴阳自有人调燮”则引入了哲学思考,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理解。
最后一句“牢闭柴门只自规”则是对诗人内心的一种归宿,代表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与自我约束,反映出一种隐逸的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表现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人间生活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天正宜晴却又非”的意思是:
A. 天气晴朗
B. 天气阴沉
C. 天气多云
“风雨颠狂如醉汉”中的“醉汉”比喻了什么?
A. 人的快乐
B. 风雨的失控
C. 自然的平和
诗中提到的“阴阳自有人调燮”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自然法则的调和
B. 人类的主宰
C. 生活的无奈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送别》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哀伤,而《次韵弟观晚春风雨》则集中在自然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