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07
尘劳一笑非,忽此坐多时。
当谷寺如井,满山泉可池。
林暄蝉噪早,沙冷笋生迟。
又见老僧说,此中兰最奇。
尘世的烦恼一笑而过,忽然间在这里坐了很久。
这座寺庙像深井一样,满山的泉水可以汇成池塘。
林中温暖,蝉鸣早早响起,沙地上凉爽,竹笋生长得慢。
又见老僧说,这里生长的兰花最为奇特。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代表了当时文人的风格,尤其在写景抒情上有其独特的见解与表达。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写于某次游览明心寺时,诗人因尘世的烦恼而寻求内心的宁静,借助寺庙的环境和自然景色表达心境的变化。
《剡中明心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开头两句“尘劳一笑非,忽此坐多时”将读者带入一种逃避世俗烦恼的氛围,诗人通过微笑将世俗的忧虑抛诸脑后,进入宁静的境地。在这宁静中,诗人观察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接下来的描写“当谷寺如井,满山泉可池”,生动地展现了明心寺的环境:深邃的寺庙与丰沛的泉水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恬静而又清新的感觉。诗中提到蝉鸣与竹笋的生长,便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体现了夏日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最后一句“又见老僧说,此中兰最奇”,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推崇,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与雅致,老僧的言语更为这份自然之美添上一层哲理的光辉,暗示着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诗歌整体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明心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诗中提到的“老僧”象征着什么? A) 年龄 B) 智慧 C) 劳累
“满山泉可池”中的“泉”主要指什么? A) 村庄 B) 水源 C) 花园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C) 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以上是对《剡中明心寺》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