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08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
作者: 王十朋 〔宋代〕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去年重阳节,我的亲人已去世。
在东篱下,黄菊在盛开,我的泪眼是否能分辨它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对家国的忧虑及个人情感的抒发。王十朋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此时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亲情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反思。
王十朋的《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直接表明了时间的背景和情感的基调,具有强烈的沉痛感。重阳节本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但在诗人眼中却是伤感的时刻,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亲人的思念。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通过描绘东篱下的黄菊,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菊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是无法抹去的伤痛。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反衬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将思念之情娓娓道来,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及哲理。王十朋借助节日的时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怀念,发人深省,令人感怀。
逐句解析: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去年重阳节,我的亲人已经去世。这一开头句直接引入主题,沉重的情感一瞬间浮现。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在东篱下,盛开的黄菊映入眼帘,我的泪眼能否理解它们的美好?这一句通过黄菊的描写,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悲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在节日的欢庆中,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