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5:14:08

诗句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08

原文展示: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
作者: 王十朋 〔宋代〕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白话文翻译:

去年重阳节,我的亲人已去世。
在东篱下,黄菊在盛开,我的泪眼是否能分辨它们?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传统上是登高望远的节日,也与祭祖、思亲有关。
  • 窀穸:指坟墓,暗示亲人的去世。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以描绘田园风光。
  • 黄菊: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同时也是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 泪眼:形容因思念而流泪的眼睛。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家庭团聚、祭祖有关,诗中提到重阳节,暗示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 菊花在古代文化中有高洁、坚韧的象征,还与重阳节的习俗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对家国的忧虑及个人情感的抒发。王十朋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此时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亲情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反思。

诗歌鉴赏:

王十朋的《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直接表明了时间的背景和情感的基调,具有强烈的沉痛感。重阳节本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但在诗人眼中却是伤感的时刻,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亲人的思念。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通过描绘东篱下的黄菊,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菊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是无法抹去的伤痛。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反衬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将思念之情娓娓道来,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及哲理。王十朋借助节日的时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怀念,发人深省,令人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重九日,吾亲窀穸期。
    去年重阳节,我的亲人已经去世。这一开头句直接引入主题,沉重的情感一瞬间浮现。

  2.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在东篱下,盛开的黄菊映入眼帘,我的泪眼能否理解它们的美好?这一句通过黄菊的描写,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重阳节的欢乐与亲人的去世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东篱、黄菊、泪眼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哀伤的画面,富有情感表现力。
  • 拟人:将泪眼与黄菊相联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在节日的欢庆中,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团聚与思念,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
  • 黄菊:象征坚韧与长寿,联系到节日习俗,带有浓厚的文化意义。
  • 泪眼:代表思念与悲伤,体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 A. 九月初九
    • B. 八月十五
    • C. 七月初七
  2.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长寿
    • C. 忘却
  3. 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感情是:

    • A. 喜悦
    • B. 怀念与悲伤
    • C. 忽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十朋的《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王十朋更侧重于节日的情感,而杜甫则强调月夜的孤独与思念。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渗透了浓厚的亲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王十朋诗集》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弟及第 读太平告身 陪诸君会史馆园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华严院西轩见芍药两枝追想吉祥赏花慨然有感 过杨乐道宅西桃花盛开 经钱塘故宫 榴花洞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 三月再还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搜括 飘飘零零 跋胡疐尾 记忆犹新 建之底的字 法定继承 一现昙华 励志冰檗 油花 包含媒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包含澹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斜倾 子地 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