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03:59
重阳何处可衔杯,
瀛海新成百尺台。
白雁迎霜前日到,
黄花冒雨一时开。
篱边岁岁民同乐,
塞外年年上倚才。
况有登高能赋客,
孙郎声价擅天台。
重阳节在何处可以举杯畅饮呢?
瀛海之畔新建了高达百尺的台。
白雁在霜降之前就已经飞来了,
黄花在雨中也恣意绽放。
每年在篱笆边,百姓们共同欢庆,
而在边塞,每年总有才子登高吟咏。
更何况还有登高的机会来赋诗的人,
孙郎的声名在天台一带尤为显赫。
赵鼎臣,宋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题,风格清新洒脱,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
《九日张师》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诗人借助重阳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才的赞美。诗中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欢庆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气息。
《九日张师》以重阳节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欢乐。首句“重阳何处可衔杯”,直接引入了重阳节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期待与向往。接下来的“瀛海新成百尺台”则展现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暗示着人们在此聚会的盛况。
“白雁迎霜前日到,黄花冒雨一时开”将自然景物融入节庆之中,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白雁的到来象征着秋天的来临,而黄花的开放则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在这里,诗人利用对比手法,将秋天的冷清与生命的蓬勃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照。
“篱边岁岁民同乐,塞外年年上倚才”则展现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庆祝重阳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而最后两句提到的“况有登高能赋客,孙郎声价擅天台”,则进一步引入了文人雅集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文学才华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展现了重阳节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白雁迎霜”与“黄花冒雨”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庆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才华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阳节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雁”象征着什么季节?
“黄花冒雨一时开”中的“冒雨”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