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盘山 其二》

时间: 2025-07-12 03:37:48

诗句

雄奇形胜自天开,遥拱神京冠八垓。

地势直从沧海尽,山形还向太行回。

烟云深处迷盘谷,风雨声中啸剑台。

闻道宸章烛霄汉,磨崖百丈破莓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37:48

原文展示:

雄奇形胜自天开,遥拱神京冠八垓。
地势直从沧海尽,山形还向太行回。
烟云深处迷盘谷,风雨声中啸剑台。
闻道宸章烛霄汉,磨崖百丈破莓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盘山的壮丽景色。雄伟的山峰自天而生,遥远地环绕着神京(北京),如同八方的顶冠。山势从辽阔的沧海一直延伸,山的形态又回向太行山。烟云缭绕之中,盘谷显得迷离;风雨交加的时候,剑台的啸声响彻云霄。听闻皇帝的文采能够照亮天汉(银河),石崖上刻的字迹高达百丈,破坏了苔藓的生长。

注释:

  • 雄奇:雄伟而奇特。
  • 形胜:形态和胜利之美。
  • 神京:指京城,古时的中心城市。
  • 八垓:指八方,形容地势的高远。
  • 沧海:广阔的海洋,象征远方。
  • 太行: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象征着坚韧。
  • 盘谷:指盘山的峡谷。
  • 啸:长声呼啸,形容山风的声音。
  • 宸章:指皇帝的文采。
  • 烛霄汉:照亮天空,形容文采的辉煌。
  • 磨崖:在岩石上刻字。
  • 百丈:形容高度,常用来表示雄伟。
  • 苔: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象征生命的脆弱。

典故解析:

  • 诗中的“神京”是指明清时期的北京,象征着国家的中心。
  • “宸章”象征着皇帝的智慧与文采,暗示了士人的抱负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寅斗(1715年-1776年),字允恭,号秋水,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多样,尤其擅长山水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文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他游览盘山期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索。

诗歌鉴赏:

蔡寅斗的《游盘山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骄傲。整首诗格调高昂,语言优美,描绘了盘山的雄伟与壮丽。诗的开头通过“雄奇形胜自天开”一句,展示了盘山的自然奇观,表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紧接着,作者以“遥拱神京冠八垓”将盘山与京城相联系,进一步凸显了山的宏伟。

诗中“地势直从沧海尽”一句,展现了盘山的广阔和高远,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而“烟云深处迷盘谷,风雨声中啸剑台”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又动人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风雨交加的山间,耳边回响着大自然的呼唤。

最后的两句“闻道宸章烛霄汉,磨崖百丈破莓苔”则引入了文化的元素,表现了诗人对文采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这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雄奇形胜自天开”:盘山的雄伟形态是自然的造化。
    • “遥拱神京冠八垓”:盘山远远环绕着京城,宛如八方的桂冠。
    • “地势直从沧海尽”:山势向着遥远的海洋延伸。
    • “山形还向太行回”:山的形状又向北方的太行山延展。
    • “烟云深处迷盘谷”:在烟雾缭绕的深处,盘山的峡谷显得迷离。
    • “风雨声中啸剑台”: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剑台的啸声回荡。
    • “闻道宸章烛霄汉”:听说皇帝的文采可以照亮天空。
    • “磨崖百丈破莓苔”:石崖上刻的字迹高达百丈,破坏了苔藓的生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桂冠,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美的韵律。
    • 夸张:如“百丈”形容高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盘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祖国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雄奇的山形:象征了自然的伟大与壮丽。
  • 烟云与风雨: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神秘感。
  • 宸章与磨崖:文化与历史的象征,代表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互动学习:

  1. 诗中提到的“神京”是指哪个城市? A. 南京
    B. 北京
    C. 西安
    D. 广州

  2. “闻道宸章烛霄汉”中的“宸章”是指什么? A. 诗人的作品
    B. 皇帝的文才
    C. 山的形态
    D. 自然景观

  3. 诗中提到的“盘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条河流
    C. 一个山谷
    D. 一座城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山水,抒发诗人情感。
  • 李白的《庐山谣》:表现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蔡寅斗《游盘山 其二》与王维《鹿柴》:两者均通过山水描绘自然美,但蔡的诗更具气势,而王的诗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山水诗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歌的美学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木芙蓉 点绛唇 其一 丙子夏日村墅 点绛唇 新月 点绛唇·数朵芙蕖 点绛唇 舟行荷荡侧,客有话故乡花事者 点绛唇 途中所见 点绛唇·萍水相逢 点绛唇 其三 点绛唇 前过江浙桃花已放今回銮至津门复见桃花盛开 点绛唇·旭日东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面讨好 石枯松老 斤字旁的字 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锥刀之末 许大 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谘谟 日字旁的字 自出机杼 物与民胞 舟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通晐 闺范 母字旁的字 谷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