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9:32
稽首宝陀山,观音大菩萨。
三十二妙应,垂福于人天。
慧日廓圆明,隐微无不照。
我等由宿植,于菩萨有缘。
曩善一毫端,菩萨悉能鉴。
今兹一何幸,联樯来宝山。
淑景德惠风,沧海如鉴净。
朝发东秦岸,须臾达莲宫。
僧饭洗钵时,相与瞻远峤。
□□跨巨浪,侧足骨毛□。
自念尘坌身,得伴清净侣。
同声讽密语,复念我师名。
注目渴慈光,忽睹紫金相。
崆峒石窟上,宴坐自在容。
云雾不蔽亏,跪礼得良久。
偕来无老稚,咸识应现尊。
赞叹且忻惧,得所未曾有。
我念现前众,中多大福人。
久新迎我师,所祷如响应。
为我忏众恶,遂亦见如来。
同办起心香,复陈一日供。
倘以昔善积,获此大吉祯。
愿敦未来因,永托如来记。
浮生如梦幻,孰处放教生。
戒杀多素羞,广阅如来藏。
分阴实可惜,栖迟必山林。
料理般若舟,长想菩提岸。
群生迷苦海,拯援使知津。
共发向上心,无□同佛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9:32
宝陀山观音赞
稽首宝陀山,观音大菩萨。
三十二妙应,垂福于人天。
慧日廓圆明,隐微无不照。
我等由宿植,于菩萨有缘。
曩善一毫端,菩萨悉能鉴。
今兹一何幸,联樯来宝山。
淑景德惠风,沧海如鉴净。
朝发东秦岸,须臾达莲宫。
僧饭洗钵时,相与瞻远峤。
跨巨浪,侧足骨毛。
自念尘坌身,得伴清净侣。
同声讽密语,复念我师名。
注目渴慈光,忽睹紫金相。
崆峒石窟上,宴坐自在容。
云雾不蔽亏,跪礼得良久。
偕来无老稚,咸识应现尊。
赞叹且忻惧,得所未曾有。
我念现前众,中多大福人。
久新迎我师,所祷如响应。
为我忏众恶,遂亦见如来。
同办起心香,复陈一日供。
倘以昔善积,获此大吉祯。
愿敦未来因,永托如来记。
浮生如梦幻,孰处放教生。
戒杀多素羞,广阅如来藏。
分阴实可惜,栖迟必山林。
料理般若舟,长想菩提岸。
群生迷苦海,拯援使知津。
共发向上心,无同佛会。
这首诗表达了对宝陀山观音菩萨的礼赞与感恩。诗人首先恭敬地称颂观音菩萨,指出她的三十二种化身能够给予人们福泽。菩萨的智慧如同明亮的太阳,无处不照,诗人感恩于往生的因缘。如今有幸前来宝陀山,沐浴在淳朴的风光与海水的清澈中,诗人回忆起旅途中的心念与信仰,感受到菩萨的存在与慈光。众人齐来朝拜,感受着菩萨的庇佑,祈求忏悔与祝福,渴望未来的美好因缘。最后,诗人以般若智慧引导众生,期盼能共同向上,超脱苦海。
作者介绍:
黄龟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宗教题材为主,表现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龟年对宝陀山的朝圣之旅,表现了他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信仰的推崇。
《宝陀山观音赞》是一首充满虔诚与敬仰的宗教颂歌,诗人通过描写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表达了对她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启迪。诗中“慧日廓圆明,隐微无不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菩萨的智慧如同阳光般普照万物,给人以温暖和指引。而“自念尘坌身,得伴清净侣”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思考,渴望在纷繁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清净。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观音菩萨的赞美,寄托了人们对慈悲与智慧的向往,强调了信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观音的几种化身?
A. 一种
B. 三十二种
C. 五种
诗人所祈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财富
B. 健康
C. 忏悔与祝福
“慧日廓圆明”中的“慧日”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智慧
C.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对比,表现对自然与宗教的感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对情感与信仰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