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时间: 2025-05-12 23:10:31

诗句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

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

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

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

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蜀。

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谷。

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

(俗犹呼皇后园,盖茂贞谓其妻也。

)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

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

何当力一身,永与清景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3:10:31

原文展示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作者: 苏轼 〔宋代〕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
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
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
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
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蜀。
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谷。
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
俗犹呼皇后园,盖茂贞谓其妻也。
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
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
何当力一身,永与清景逐。

白话文翻译

诗的内容描绘了作者在李氏园游览时的所见所感。清晨,作者在北城东游玩,回头看到修竹,看到一户人家,破旧的墙围绕着古老的屋子。敲门时,幽幽的回声在空谷中回荡。进门后看到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奇花异草四处可见,野鸟在此喧闹。西边的溪水活泼地绕过墙角,东边流入深林,林子里窗户透出绿色的光。水面映照着竹影,时有白鹤独立其中,林中百尺高的松树苍老而苍翠。这里不仅景色宜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关中地区可能缺乏如此美景。小桥跨过南边的水,沿路多是高大的树木,隐约像一座城堡。阳光透过树叶,光线柔和,秋天的气息渐浓。池塘里野雁与家鸭混杂,红梨树令人惊叹地相互拥抱,映衬着孤独的云朵。春天的水面荡漾,像风中的雪花在翻飞。北边是长溪,波声滚滚,北山可见,苍翠中夹杂着光秃。作者在此游览时自问:这里是谁建造的?听说是李将军所筑,他曾因险恶的环境而被迫离开。曾经为了赚钱而算计,不过未曾品尝过美味的羹粥。那时夺了民田,失业的百姓又如何敢哭泣?谁的美丽园圃,如今却被没收,无法赎回。这里的亭子破旧不堪,郁郁苍苍,矗立在城的山脚下。将军究竟经历了什么,难道是虱子生在刀上?何曾带着美酒,停留在此地。后世的人听闻他的名字,却又不敢高声呼喊。人们仍称之为皇后园,是因为这是李将军的妻子茂贞的名字。我如今官职闲散,常来此处休闲。人生的居所究竟是为谁选择的呢?何时才能全心投入,永远与这清丽的景色为伴?

注释

  • 修竹:高耸的竹子,象征清雅之境。
  • 朱门家:朱色的大门,表示富贵人家。
  • 幽响:清幽的回声。
  • 异花兼四方:各种异国的花卉,象征多样性。
  • 活活转墙曲:溪水蜿蜒曲折,生动形象。
  • 独立鹄:白鹤独自站立,象征高洁。
  • 苍鳞蹙:古松苍老,年久失修。
  • 虮虱生刀蜀:比喻环境艰苦。
  • 皇后园:传说中李将军的妻子茂贞的园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奔放,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李氏园原为李茂贞所建,后归王氏所有。苏轼在官职闲暇时游览此地,借景抒怀,表达对历史、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氏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交融的诗作。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园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诗中通过“修竹”、“朱门家”、“溪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自然的氛围,让人如同置身于这片世外桃源。

诗作中,苏轼不仅写景,更通过景抒情,抒发了他对李将军和他的园子历经风雨的感慨。历史的浮沉让这座园子在时光长河中显得更加苍凉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将军与园子的追忆,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的句子,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透视了人情的复杂与历史的无情,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与高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游北城东:清晨游览北城东边。
  • 回首见修竹:回头看到高耸的竹子。
  • 下有朱门家:前方有一家富贵人家。
  • 破墙围古屋:围墙破旧,周围是古老的房屋。
  • 举鞭叩其户:骑马敲门。
  • 幽响答空谷:敲门声在空谷中回响。
  • 入门所见夥:走进门看到的景象丰富多彩。
  • 十步九移目:走十步就要转头看。
  • 异花兼四方:四处都是奇花异草。
  • 野鸟喧百族:野鸟在此喧闹。
  • 其西引溪水:西边有溪水引流。
  • 活活转墙曲:溪水活泼地绕过墙角。
  • 东注入深林:溪水流入深林。
  • 林深窗户绿:林中窗户透出绿色。
  • 水光兼竹净:水面与竹子映照清澈。
  • 时有独立鹄:时常有白鹤独立其中。
  • 林中百尺松:林中有百尺高的松树。
  • 岁久苍鳞蹙:岁月久远,苍松松鳞紧缩。
  • 岂惟此地少:这地方不仅少。
  • 意恐关中独:担心关中独缺如此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隐如城百雉”,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壮丽。
  • 拟人:如“水光兼竹净”,赋予了水与竹子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李氏园的美景,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对过往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
  • 溪水:象征生机与流动。
  • 野鸟:象征自由与自然。
  • 松树:象征长寿与坚强。
  • 亭子:象征宁静与休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门家”象征什么?
    A. 富贵人家
    B. 贫穷人家
    C. 古老房屋
    D. 离乡背井

  2. “时有独立鹄”中的“鹄”指的是什么?
    A. 鹿
    B. 白鹤
    C. 鸭子
    D. 天鹅

  3. 诗中提到的“李将军”是指谁?
    A. 李白
    B. 李茂贞
    C. 李白的妻子
    D. 李白的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作,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表达对家人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李氏园》:两者都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赤壁赋》更多反映个人的哲学思考,《李氏园》则侧重于对历史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朝中措 其八 朝中措 自题山水小景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安人生日·三之一)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 草 朝中措 其四 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跌跌跄跄 后实先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开辅 示字旁的字 万众睢睢 挨冻受饥 香字旁的字 佳妙 亡立锥之地 牙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合办 安安逸逸 辰字旁的字 滴水成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