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52
书河上亭壁
作者: 寇准 〔宋代〕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河岸宽阔,船桅稀疏,波光粼粼的景象。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心中思绪万千,感慨无尽。远处的树林稀疏,树影摇曳,一半的秋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虽然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可以联想到古人常以秋天寄托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作者介绍:
寇准(961年-1023年),字公谨,号半山,北宋政治家、诗人。他以直言敢谏、政绩卓著著称于世,尤其在治理地方和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寇准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在某次出行中的所见所感,结合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书河上亭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诗的开头两句“岸阔樯稀波渺茫”通过对河岸辽阔、船只稀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诗人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内心思绪万千,显得十分孤独而又悠长。接下来的“萧萧远树疏林外”,通过“萧萧”这一拟声词,生动地描绘出远处树林的宁静与孤寂,给人一种深秋时节的凉意。最后一句“一半秋山带夕阳”则将晚霞的温暖与秋山的冷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既有对外界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内心情感的反映,体现了深厚的诗人情怀。诗中展现的孤独与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情感的表达,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岸阔樯稀波渺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热闹的港口
B. 空旷的河岸
C. 繁华的市镇
D. 航行的船只
诗人独自倚靠在何处?
A. 树下
B. 高高的栏杆
C. 船上
D. 岸边
答案:1.B;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恬淡与宁静的描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