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侍宴咏石榴》

时间: 2025-04-26 00:34:49

诗句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4:49

原文展示: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白话文翻译:

可惜庭院中的石榴树,已经移根而去,追随汉朝的臣子。只因为我来得太晚,石榴花开得不如春天时那么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可惜:可惜、令人惋惜。
  • 庭中树:指庭院中的石榴树。
  • 移根:迁移根部,象征着树木的移植。
  • :追随、追赶。
  • 汉臣:指汉朝的官员,暗示与汉朝的关系。
  • 来时晚:来到时已经晚了。
  • 花开:石榴花的开放。
  • 不及:比不上、赶不上。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汉臣”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更迭,石榴树作为一种象征植物,常被用来表达生命的繁盛与衰败。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往日盛景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绍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使用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庭中石榴树的落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侍宴咏石榴》通过对庭中石榴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开头“可惜庭中树”便透出一丝惆怅,石榴树本应是庭院中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如今却因“移根逐汉臣”而失去生机,暗示着政治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以“只为来时晚”道出自己与美好时光的错失,表达了对于错过春天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诗人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令人深思。石榴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繁荣与美好,而诗中的树木却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惜庭中树:直接表达对庭院中石榴树的惋惜,让人感受到一种悲伤的情绪。
  2. 移根逐汉臣:暗指历史的变迁,石榴树因迁移而失去根基,象征着人事的流转。
  3. 只为来时晚:诗人感叹自己来到这个地方时已是晚了,无法享受到繁花似锦的景象。
  4. 花开不及春:说明石榴花的开放不如春天那般美丽,带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石榴树比喻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石榴树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榴树:象征着繁荣、爱情与生机。
  • :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可惜庭中树”的意思是: A. 诗人对树木的爱护
    B. 诗人对石榴树的惋惜
    C. 诗人对庭院的欣赏

  2. “移根逐汉臣”中“逐”的意思是: A. 离开
    B. 追随
    C. 迁移

  3. 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是: A. 高兴
    B. 惆怅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豆》 王维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红豆》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与《侍宴咏石榴》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前者侧重于情感的寄托,后者则更显无奈与失落。两者在意象的选择上虽有差异,但都在探讨时间与生命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池圣灯 天池圣灯 滴翠楼 滴翠楼 恨白芍药不开 雨中看紫芍药 孤雁 满江红 其三 水调歌头·梅仙了无讼 满江红·潇洒星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害无益 川字旁的字 少不更事 美誉 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日而道 页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锥心刺骨 饘饮 龠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不遗毫发 遗爽 包含替的词语有哪些 替古人担忧 乞穷俭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