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池州翠微亭》

时间: 2025-04-26 03:57:17

诗句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17

原文展示:

池州翠微亭
作者: 岳飞 〔宋代〕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白话文翻译:

经过多年征战,衣服上满是尘土,特意去寻找美丽的花草,登上翠微山。美丽的山水看得还不够,马蹄催促着我在明月之下赶回家。

注释:

  • 经年:许多年。
  • 尘土:指战斗中沾染的尘土,代表艰苦的生活。
  • 特特:特意、专门。
  • 寻芳:寻找花草的美好。
  • 翠微:指翠微亭所在的青山或山峰。
  • 好水好山:美丽的自然景色。
  • 马蹄:马的蹄声,象征着急于返回的心情。
  • 月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诗的意境。

典故解析:

“翠微亭”在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很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咏。这里的“好水好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典型的山水诗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英勇著称,致力于抵抗金朝的侵略。他的诗歌多表达爱国情怀,情感真挚,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岳飞征战期间,反映了诗人身处战场的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诗中表现出在战争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池州翠微亭》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深藏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经年尘土满征衣”一语,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外征战的经历,饱含了他对故乡的无尽牵挂与疲惫感。接着“特特寻芳上翠微”,描绘了他在战斗之余,依然向往自然美的情怀,展现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后两句“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则反映了诗人在美丽的山水面前,尽管欣赏不够,但仍被现实的责任所催促,心中对归家的强烈愿望与对战斗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整首诗在优美的山水意象中,融合了诗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深邃思考,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年尘土满征衣:诗人通过“经年”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尘土则暗示了战争的艰辛。
  2. 特特寻芳上翠微:特意寻求美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3. 好水好山看不足:即使看到美丽的山水,但内心依然无法满足,暗示了内心的空虚。
  4. 马蹄催趁月明归:马蹄声催促,暗示了归家的迫切,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好水好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尘土”比喻战争的艰辛。
  • 意象:翠微亭的山水意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土:象征战争的艰辛和历史的沉重。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向往。
  • 水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池州翠微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经年尘土满征衣”中的“尘土”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战争的艰辛
    • C) 生活的琐碎
  3. 诗中描绘的“翠微亭”象征着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美好的自然
    • C) 战争的场景

答案:

  1. B) 宋代
  2. B) 战争的艰辛
  3. B) 美好的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池州翠微亭》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岳飞的作品更注重家国情怀,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岳飞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如梦令 病中书怀 腊杪喜晤向缪两孝廉来都数日即移寓内城,作此以赠 筑墙围雷峰塔诗以纪之 夜雨不寐 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 宜陵道中 寒夜怨 平山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峻的成语 凤开头的成语 包含寐的成语 伏阁受读 息肩之地 火字旁的字 阿毗地狱 古貌 车字旁的字 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视如珍宝 铜斗儿家计 内乱 洋洋万言 聿字旁的字 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营趁 阳煦山立 閠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