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11
春日
作者: 朱熹 〔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来到泗水的岸边,欣赏着无边无际的春景,都是那么的新鲜。
轻松地就能认出东风的面容,万紫千红的花朵全都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东风”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东风吹拂,万物复苏,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朱熹在此用东风来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介绍: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致力于儒学的研究与传播,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当时朱熹在自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写下了对春日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朱熹的《春日》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中通过“寻芳泗水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寻春的生动画面。诗人借助泗水的清澈与春天的明媚,传达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花朵的绚烂与多彩,表达了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渗透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朱熹用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春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朱熹
D) 白居易
“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的“万紫千红”指的是?
A) 冬天的景象
B) 春天的花朵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阳光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夏天
C) 春天
D)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熹的《春日》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但朱熹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而王维则更偏向于宁静与幽深。两者在意象上的不同,展示了各自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