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21:01
寂历秋江渔火稀,
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
露冷流萤湿不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江边的渔火稀疏,渔夫在忙碌的捕鱼。起身观看,只见残月轻轻映照着稀疏的树林。波光粼粼,水鸟因惊扰而匆匆飞走,露水冷冻,萤火虫因湿气而无法飞舞。
作者介绍: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诗人。以其剧本《牡丹亭》闻名,擅长抒情,情感细腻,作品常表达对生命、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汤显祖创作的高峰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探索的时期,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感慨。
《江宿》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夜江边的宁静景象。在寂静的夜晚,渔火的稀疏与残月的映照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感。诗中展现的水鸟惊起与萤火虫湿重不飞的细节,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静谧与不安。
汤显祖善于用自然景物折射内心情感,诗中的“波光水鸟惊犹宿”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似乎在问:在这广阔的自然中,个体的存在又有何意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江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渔火”指的是:
A. 渔民捕捞的工具
B. 渔民在夜间捕鱼时点的灯火
C. 江中的鱼群
答案:B
“残月”在诗中象征:
A. 圆满与欢乐
B. 孤独与凋零
C. 新的开始
答案:B
诗人通过水鸟的惊扰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美
B. 生命的脆弱与不安
C. 渔民的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